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中华古代名人录 () >> 君王篇之卫殇公(前558~前547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66436/

君王篇之卫殇公(前558~前547年)(1/6)

卫殇公,姬姓,卫氏,名秋。卫国第26代国君,前558年—前547年在位,他是卫定公之子,卫献公之弟。《左传》则称他是卫定公弟公子黑背之子,名剽,字子叔。孙林父赶走了卫献公。献公逃亡到了齐国,齐国把他安置在聚邑。孙文子林父、宁惠子喜共同立定公弟秋为卫国国君,是为卫殇公。

前任:侄——卫献公(前576年—前559年在位)继任:侄——卫献公(前546年—前544年在位)

1事迹

献公十八年(前559年),献公邀请大夫孙文子(字林父)、宁惠子(姬姓,名殖)吃饭。这两个人很早就前去等候,但是两人从早晨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没有见到献公。这时候一个随从走过来告诉他们说献公自己到苑囿中打猎去了,孙文子、宁惠子知道后非常生气,便只好跟随他去苑囿面见献公。献公听说他们两人来了,竟然连衣服都不换,直接穿着打猎时的装束去接见他们,按照当时的礼节,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孙文子、宁惠子两人被这样不礼貌的举动彻底激怒了,来到了宿地。孙文子的儿子经常侍奉献公,他让师曹向献公歌唱巧言之卒章。师曹因为怨恨献公曾经笞打了他三百下,就作了此歌,想以此来激怒孙文子,报复卫献公。孙文子问蘧伯玉这是怎么回事,伯玉曰:“臣不知也。”孙文子遂将献公赶出了卫国。孙文子赶走了献公。献公被赶出卫国后,逃到了齐国,齐灵公将献公安置在聚邑。孙文子、宁惠子共立定公之弟公子秋为卫君,是为殇公。殇公即位后,封孙文子于宿。殇公十二年(前547年),宁喜与孙文子因争宠而至相攻讦,殇公让宁喜攻打孙文子。孙文子逃奔到晋国,又请求晋国护送献公回国。当时,献公在齐国。齐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和卫献公一起到晋国请求帮助返回卫国。晋国便去讨伐卫国,诱使卫与晋结盟。卫殇公前去会见晋平公,平公逮捕了殇公与宁喜,紧接着就送卫献公回国。卫献公在外逃亡十二年后,终于回卫国复位。献公后元元年(前546年),献公诛杀了殇公和宁喜。

2《卫国风云》之第二十九回定卫国殇公附晋151

卫国逐君事件犹如一石击水,在诸侯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各国诸侯大夫对此事非常关注。事件发生后,鲁襄公派大夫厚成叔携带礼币到卫国慰问。厚成叔对卫国大夫太叔仪说:“闻君不抚社稷,窜越他国,以同盟故,敢不来吊?有君不淑,有臣不敏,君不赦宥,臣不履职,增淫发泄,若之奈何?”太叔仪很感激,他回答厚成叔说:“群臣不佞,得罪于寡君。寡君不以刑而弃之,流亡他国。贵国不忘先君之好,辱吊厚恤群臣,敢拜君命之辱,重拜大贶。”太叔仪是卫文公的第三个儿子,名仪,排行老三,故称叔仪,是卫国著名的贤哲人士。因为他是卫国公族,故名讳前面加一太字,人称太叔仪。出使卫国后,厚成叔归国向鲁襄公复命,并在私下里对同僚臧纥说道:“卫君必归。内有贤者太叔仪安抚,外有君之同母弟子鲜运营,安得不归国复位乎?”臧纥诺诺,沉吟不语。

鲁襄公听说卫献公居住在齐国莱地,又派大夫臧纥到齐国吊问献公。卫献公不接受流亡他国的教训,言语无状,举止粗鲁。臧纥吊问献公既毕,在回馆舍的路上对从人说道:“卫侯不得入矣!闻其言,如粪土也。亡而不知悔,何以复国耶?”卫子展和子鲜听说后,急忙赶到鲁使驻地拜见了臧纥。两人言谈举止,非常得体,说理讲法,有来有去,臧纥非常满意。两人告辞后,臧纥又对从人说:“卫君必能复国。”从人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前后评判不一。臧纥回答他的随从人员说:“外有子展与子鲜二人辅佐,内有太叔仪安抚国人,譬如行车,前有挽者,后有推者,虽不欲入,不可得也。”意思是即使国君昏庸无道,如果有贤臣辅佐,也照样可以归国复位。臧纥吊问后返回鲁国。

晋国对此事也议论纷纷,晋悼公曾向乐师师旷询问:“卫人逐其君,不亦甚乎?”师旷不以为然,直言不讳地对晋悼公说道:“或者其君太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若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则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者,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不去何为?夫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一人肆于万民之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乎?”师旷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大师,后世奉他为乐师鼻祖,从他与晋悼公这段睿智的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师旷充满了政治智慧,他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向晋悼公公开说明,如果君主昏庸无道,国人就可以推翻他。至此,君权神授的宗教思想受到了强烈冲击。晋悼公听罢,嘿然不语。宋儒赋诗讽献公出奔一事,诗曰:

天子位高赫如神,缘何臣子敢逐君?

载舟覆舟寻常事,君主理当惜其民。

晋悼公又向中军大夫荀偃问计,荀偃向悼公建议说:“依臣之见,不如因而定之。今卫国已有君矣,若出兵伐之,未必能得志而勤诸侯。古人有云:亡者侮之,乱者取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君其定卫以待时乎?”晋悼公认为荀偃说的很有道理,就采纳了荀偃的建议,决定承认卫殇公的国君地位。公元

状态提示: 君王篇之卫殇公(前558~前547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