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中华古代名人录 () >> 君王篇之鲁穆公(前407—前376在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66436/

君王篇之鲁穆公(前407—前376在位)(2/2)

/p>

徐公持在《“义尚光大”与“类多依采”》一文中论述,先秦时期士人对君主关系中也有“忠”的意识,但即使是“忠君”,也与后世有着不同的内涵。《鲁穆公问子思》中子思所说“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这在秦汉之后的君臣关系中是无法设想的,而鲁国君主能够忍受子思的这种言论。另一位士人成孙弋也赞成子思的说法,表明先秦的士人对于君主实在有很大的批评余地,他们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对性。一般士大夫与诸侯国君主之间的关系既然是相对的,文士在人格精神上也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思想文化创造力因此得到较充分开发,中国文化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遂得以展开。

忧患意识

汤一介在《儒者的“忧患意识”》中,以《鲁穆公问子思》的故事为例,说明历史上有些儒者是抱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情怀,为天下忧。子思认为能经常批评君王的臣子才是“忠臣”,成孙弋为此解释说:只有像子思这样的士君子敢于对君王提出批评意见,这正因为他们是不追求利禄和爵位(金钱与权力)的。中国历史上确有一些儒学者基于“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而能持守此种精神。

民主思想

欧阳祯人在《从〈鲁穆公问子思〉到〈孟子〉》里对《郭店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与《孟子》的比较研究中,探讨了思孟学派理想人格建立的哲学要义。从哲学上来讲,《鲁穆公问子思》一文主要是展示了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格如何建立的问题。《鲁穆公问子思》最突出的地方,是表现了鲜明的民主思想。这种中国式、古老的民主思想,并不仅仅体现在鲁穆公与子思子人格平等的描述上,更为重要的是展示了子思子大无畏的批判精神。思孟学派的独立人格与其民主思想之间具有必然的逻辑依持关系。哲学上的自由、独立人格,只能以政治上的民主思想为最后归宿;而民主思想又最终会以深厚的性善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思孟学派的人学和相应的民主思想是一笔内蕴极为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开发和利用。

参考资料

1.《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国学网[引用日期2012-12-17].


状态提示: 君王篇之鲁穆公(前407—前376在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