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暂时搁置(2/3)
郑安志长叹一声:“哎,老赵虽然名声不显,但他是咱们国家顶级的考古专家,就这么走了实在可惜,本来以他的身体情况,再怎么样活个五年十年应该没问题的。你也别怪他执意要进古墓,要是你被一个问题难住了几十年,得知古墓之中的描述会解决难题,也不会比他好多少。”孟子涛马上表示不会,人都已经去世了,再纠结那就是心胸狭窄了。况且,以对方以往的经验,这么做想来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没想到古墓的危险程度超乎想象。
接下来,郑安志又询问了大军的身体情况,孟子涛告诉他,至少要休息两三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好在凭大军的身体素质,到他结婚的那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然婚礼就只能推迟了。
郑安志没有多聊,让孟子涛回去之后再细说。
医院里的医生得知伤员都是孟子涛救过来的,感到十分神奇,一直去叨唠,搞得孟子涛不厌其烦。
于是,孟子涛干脆在当天办理好了手续,和大军一起回到陵市,本来大军不跟着回来也可以,但没有孟子涛的治疗,恢复起来就慢了,婚期都会受到影响。
…………
回来之后的两三天,日子过的风平浪静,大军的恢复情况也不错,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天,孟子涛来到古玩店,店里只有胡远亮和朱新跃,孟子涛走进店里的时候,胡远亮正在教授朱新跃鉴别古墨,看到孟子涛进来,胡远亮就停了下来,孟子涛示意他继续。
可能觉得这是老板在考校自己,胡远亮打起了精神,侃侃而谈起来:“墨的构成必须有胶,由于空气等侵蚀,年代久远,胶质极易干枯,所以年代久的墨自然会有破碎。”
“正因为这样,明墨流传到现在,完整者已不容易见到了,更何况宋代以前的。而墨的完整与否,其价值差别很大,所以常常有人将旧名墨破碎的小块重新粘合起来以博取高价,但是绝不掺杂伪质,并且都依照原来的样式制作。所以,见到年代久远的名墨,却看起来完整如新,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接下来,胡远亮从墨质、漆皮、包浆等方面,对古墨的鉴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朱新跃也听得津津有味,有些关键之处,他还用笔记了下来。
孟子涛笑道对朱新跃说:“讲的真不错,你可要仔细记下来。”
朱新跃憨笑着点头道:“胡哥跟我说的事情,我都牢记于心的。”
胡远亮接过话道:“小朱确实很认真刻苦,而且有天赋,我觉得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独当一面了。”
朱新跃连忙谦虚地表示,自己还要多多学习。
孟子涛对朱新跃的态度和天赋还是挺赞赏的,笑道:“做人不可骄傲自满,也不能妄自菲薄,接下来,我建议你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研究实物,但这不是我要让你贸然下手,咱们这行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多看少买,这样才既长了经验,又不至于打太多的眼。”
朱新跃郑重地说:“您说的我都会记住的。”
孟子涛微微一笑:“好,那一个月后我来抽查你的成果,如果能够令我满意的话,我会有奖励给你。”
虽说对于古玩店,孟子涛的要求不高,但光是靠胡远亮一个人也有问题,而且胡远亮也不知道会否又生出自力更生的打算,这样一来,培养朱新跃成才,既能够做为胡远亮的助手,如果胡远亮想自己单做了,朱新跃也能顶上。
听说有奖励,朱新跃异常兴奋,暗自为自己打气,今后一定要好好表现自己。
闲聊了一会,孟子涛注意到老六手里拿着东西走了进来。
孟子涛打了招呼,笑道:“听说六哥最近发了大财了。”
这两天,古玩街盛传老六做了一笔大买卖,赚了不少钱,都要买房买车了。
老六抱怨起来:“什么呀,我这是钱没赚上几个,倒惹了一身腥。”
“怎么回事?”孟子涛闻言有些好奇。
老六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原来,老六在金陵有个朋友,姓赵外号“方眼”,之所以起这个外号,并不是说他的眼睛是方的,而是因为他太爱财,一听到赚钱的事情,眼睛里只有钱,所以才起了这个外号打趣他。
好在他这人除了爱财之外,到也没有其它不良嗜好,交友还算广阔。
方眼其实是大“铲子”,经常有人邀请他去乡下看货,前几天,又有人给了他一个消息,说是某某村里有个件宋哥窑瓷器,问他有没有兴趣。
方眼觉得瓷器根本不可能是真品,要是真的,哪还轮到他啊!所以朋友叫他去他也不去。
这时,正赶上老六去金陵找他,于是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六,说:“我有个朋友邀我去乡下看货,我有事脱不开身,要不你跟他们去看看?”
老六为人比较勤快,一听这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跟着方眼的朋友去了乡下。
到了那之后,老六才知道,原来那户人家是捡破烂的,收集了一些古旧器物贩卖,东西还都是论堆卖的,价钱也不太贵,一堆一千,一共五堆,如果都买的话,可以送一件六方贯耳瓶。
老六一看那件六方贯耳瓶就愣住了,因为此物虽然是仿哥窑,但却是乾隆官窑仿的。
这种好事,老六哪有不接的道理,于是讨价还价,花了四千五买了一堆东西,再加上那件瓶子。
之后,老六就叫车直接把东西拉回了陵市,他走时也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