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瓷片的问题(1/2)
孟子涛把这件玉雕给了旁边的何婉奕,随即说道:“这件玉器作者的水平很高啊,我估计有大师级别。”
“啊,有这么高吗?”老边顿时一怔。
等何婉奕看过之后,宋小峰也鉴赏了一番,点头道:“水平确实很高,可惜这是一件独山玉雕,如果用的是和阗玉能上万吧,籽料的话那就更不好说了。”
老边咂吧了一下嘴,他先前到也觉得这件玉器挺不错的,只是因为材质问题,他一直没当回事,没想到作者水平有这么高,价值这么大。
看到老边略有后悔的神色,孟子涛笑道:“边老板,这件玉器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不过送我就不必了,就算一千块钱吧,怎么样?”
老边连忙摆摆手表示不用,他也是要脸的人,送出手的东西还要钱,别的不说面子上就过不去啊。
不过孟子涛还是拿出一千块钱,硬是塞给了老边。
宋小峰带着兴高采烈的老边,出去刷卡付钱,片刻后,他带着一位和他相貌有些相像的青年走了进来。
宋小峰介绍道:“孟老师,这是我儿子宋建梁,现在开了一家小型博物馆,主要收藏各类瓷器,希望您今后方便的时候,能够指点他一下。”
“今后还请孟老师多多指教。”宋建梁面带笑容,双手拿着自己的名片递给孟子涛。说实在的,他刚看到孟子涛,心里还真有些诧异其年轻的过分,不过看到父亲的态度,他也就释然了。
“您客气了,咱们相互学习。”孟子涛交换了名片。
寒暄片刻,宋建梁把手上拿着的锦盒放到桌上并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块青花瓷片。
宋小峰做了个请势:“孟老师,还请您品鉴。”
孟子涛点了点头,拿起瓷片仔细鉴赏,其实,东西一到他手里,他就觉得不太对劲了,而且也大致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不过人家大老远地把东西拿过来,总不好随随便便地把人给打发了,而且从这片瓷片上,他也能够看到一些最新的仿元青花的工艺。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孟子涛抬起头来:“宋老师,我说错了可别见怪啊。”
“不会不会,您尽管说就是了。”宋小峰摆摆手,此刻他心里已经有不好的感觉了。
“我认为这块瓷片不够老,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看一下手机里的照片。”
说话间,孟子涛拿出智能手机,调出一张元青花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师傅收藏的一件元青花的局部照,您看看,觉得有没有问题。”
照片很清晰,宋小峰父子看过之后都觉得没有问题,是至正型元青花标准器。
接下来,孟子涛把手机上的照片放大,选中其中的一片区域,开始讲解了起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带着浓烈的时代特征的黑色斑点,注意观察这片区域的黑色斑点特征,它们是顺着运笔方向、呈点状分布的的。”
“这符合研磨不细的小颗粒被工匠的画笔带着,顺着运笔的方向留下分布的痕迹。如果你们对瓷器的工艺有所了解的话,应该知道这些黑色斑点的成因是粗颗粒不溶于釉中,而留下的原金属氧化物。”
孟子涛顿了顿,看向父子俩,父子俩都表示没有问题。
孟子涛放下手机,用放大镜放大瓷片的一部分区域,说道:“你们再看这里,明显可以看出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便是现代的工业技术对原料的精炼与提纯技术带来的时代痕迹。”
“由于色料非常精细,颗粒分布均匀,高温下溶于釉中,这些深颜色是铁离子还在原过程中吸收氧气而氧化形成的氧化铁,因此可以不顺着运笔的方向分布,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运笔方向交叉甚至垂直的分布。”
孟子涛继续讲解道:“当然,单单是这点的话,理由还薄弱了一些,咱们再来来观察一下色彩对比度和色料的厚薄度,从照片上钴蓝色背景和黑色斑点或斑块的色彩对比度看,清晰而反差强烈,钴蓝艳而稳定安静,黑色或深蓝色斑点和斑块与背景钴蓝相比层次分明、反差强烈。”
“除此之外,青花色料的厚薄也对比分明,黑色铁锈斑块说明烧造时间充分,在还原时间段铁离子有充分的时间富集并还原成氧化铁,深色斑点说明色料的粗颗粒未溶于釉中。”
“但反观瓷片上的发色,几种色彩对比度不太明显,层次不分明,色料的厚薄看不出较大差异,说明烧造时间不充分,不足以让铁离子富集,就直接还原成氧化铁,也没有色料粗颗粒散落分布。”
孟子涛放下手中的瓷片:“但话要说回来了,咱们是在放大镜展了细节之后,才能观察出这些特点,而且如果没有真品的对比,因为细节差异很小,很难看出这些问题。所以说,对有经验的人来说还好,对平常的瓷器爱好者,这种高仿简直就是一件大杀器。”
说到最后,孟子涛也不禁感慨起来,现在的元青花高仿真是“日新月异”,今天你还在说黑斑、铁锈斑是苏麻离青的身份证,明天用重笔加厚青料来模仿黑斑特征的仿品已经出来了;后天当你欣喜若狂地指出重笔加厚的矫揉造作之处,大后天仿家便直接改用配比相同化学成分的青料,烧造出来的仿品苏青特征清晰可见,如假包换。
可以说,古玩鉴定和高仿之间的斗争,一直在“道高一丈”和“魔高一丈”之间徘徊,一段时间不研究高仿技术,就已经彻底落伍了,等着打眼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