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寒门媳妇》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寒门媳妇 () >> 27.第二十七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68165/

27.第二十七章(2/4)

林来福道,“管啥子,不是说是学赵家村那养鱼种稻子吗,反正到时候是给咱家加收成的,老爷知道了也高兴。”

“是,您是的是,我这也就是担心他们瞎折腾。这稻田里能养鱼?”

小厮一脸不行。一群佃户们,还真敢想的。

林来福闻了闻鼻烟壶,转动他那精明的眼珠子,笑道,“我早就查过了,那赵家村确实在弄那什么稻田养鱼。而且我还知道,那赵家村有人种黑耳朵。”

“种黑耳朵?”小厮吃惊的看着林来福。

林来福道,“这个是已经确信的,这黑耳朵卖价比粮食高,要是咱们家的田地都种上了,你说如何?”

“自然,自然是赚个满钵了。”

“到时候这些田地也不用给佃户们种了,买些家奴回来好生侍弄,也省得给那些低三下四的佃户们分什么收成了。”

林来福狠狠的吸了几鼻鼻烟壶,脸上露出奸诈的笑意。

*******************

毗陵县衙里。

谢成楠正穿着浅绿色的官服,正满脸忧愁的看着近两年的赋税收入。

从本朝建立以来,这赋税就没有涨过。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连一个粮仓都堆不满。

且之前还出现一次小旱灾,百姓们没有粮食,官服不得不开仓放粮。这就让整个毗陵县更加捉襟见肘了。

若是其他的郡县倒是不担心,毕竟是受过战乱的,没有几年时间是恢复不了的。

但是毗陵县可不同。当初可是属于大后方,从未接受过战乱。

如今这份政绩要是往上面放了,皇上肯定不满意的。

一个小小的县令都做不好,日后怎能立足于朝堂?

谢成楠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中。

周县丞在旁边见着他这神色,满脸堆笑道,“大人何必发愁,若是这次官田果真能拿出来给百姓们耕种,税收自然是比往年要增多的。”

“也不能只指望这一个法子。本官后来也想了想,那些佃户们日后租种了官田,却不种地主的田地,这最后算下来,情况也不见得有多好。”

“那大人的意思?”

“看看能不能再开荒,再让那些地主们把租子给降一成,鼓励这些佃户们租种。”

“这些百姓们只怕种不了这些田地。”

毕竟整个毗陵县就这些人,各村各户的原先也好些男丁征用出去了,留下的这些壮丁也不多了。

谢成楠却笑着招了招手,“周县丞,你还不如本官了解这些百姓。本官前些日子出去走动过,也问过一些农人。都是勤劳朴实的百姓啊。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田地。若是给他们田地,不管多少,他们都能想法子给种下了。粮食是百姓生存根本,为了多种粮食,多少苦头都是吃得的。”

周县丞虽然不以为然,见他这样的兴致,却还是笑着道,“大人说的极是,只不过……”他面色有些为难,“只不过下官担心,那些当地的地主们,不大会同意降租子。咱们官府也不能强迫他们。”

“嗯——”谢成楠点了点头,摸了摸自己的美须,片刻才笑道,“那就先不找他们,先开荒种地,这些开了荒的地,以一半的价格卖给农人们。到时候也是县里的一份收入。”

“那这开荒的人?”

“当然是谁买了谁开了,咱们只出地方,至于最后是做水田还是旱地,那就是他们自己做主了。”

周县丞闻言,当即面露笑意,眼中带着几分敬佩,“大人这招可真是妙极了。”

拿荒地白白的换银子,真是一份力气都不用出。

**********************

自从从罗家村回来之后,罗素又开始在家美白了。现在田里地里的活计可都忙完了,唯一的要忙活的就是去给村里的各家各户的黑耳朵撒药水。

当初为了严格控制黑耳朵的种植,虽然将培育黑耳朵的法子告诉了他们,但是一些让黑耳朵正常生长的药水却没告诉他们。

当然,村里人是不知道这事情的。只以为她是过来帮忙照看黑耳朵的,还顺便帮忙施肥。

忙了几天,罗素又准备开始抓起赵林的功课了。

文学方面她是教授不了了,却可以盯着他自己看书练字。

“林子日后说不得也是个考秀才的坯子。”

罗家的树荫下,赵二娘边做着针线,边高兴道。

旁边正在练字的赵林头也不抬,十分专注。

罗素笑道,“若真有那一日便再好不过了。”又道,“最近怎么没见着大木叔,可在忙活什么?”

自从上次的卖鱼结束之后,赵大木就经常不见人影。

赵二娘笑着看了看旁边,见着也没外人,才低声道,“他不是和那些打鱼的熟悉了吗,先前卖鱼苗挣了点儿本钱,如今就带着大海和小海去燕子湖收鱼,去隔壁县贩。”

“大木叔这是做起了营生?”罗素微微的惊讶道。

她还以为这里人都不大看得起商人的。

赵二娘道,“也不算正经营生,反正能挣银子就行了。我也劝他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种田,如今日子好了,也没过去那样难,不用这样折腾。他偏偏不听,说是大海和小海的媳妇没进门,心里不踏实,要多挣银子,在置几亩田地。”

罗素听了暗自想笑。看来甭管哪个时代,生男孩子都是最费钱的。现代是买车买房。古代是买田买地。真是异曲同工之妙啊。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着村里的那口大钟被敲响了。

“这是有啥子大

状态提示: 27.第二十七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