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婚(本卷终章)(7)(1/2)
赵云不由感叹,不管后世人对刘宏如何评价,至少在压制世家大族方面不遗余力,借书籍推广的机会,一下子就把小家族和豪族的地位提上来。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作为一任皇帝,自有过人之处,身边出谋划策的不在少数。
只要不是过于昏庸,总会出现一些有亮点的事情。
九月初九要举办的盛会,生生提前了一天,可见袁家的影响力。
原因无他,他们有两位闺女在今天出嫁。给皇帝的理由也很牵强,要得发不离八,这么可笑的理由,刘宏居然也答应了。
后来,赵家也推算了下,十月初十太满,过犹不及,所以,三人的婚事定在九月初九。
一方面,九九音为久久,带有天长地久之意。
另一方面,九月初九为甲辰日,二十八宿属亢,甲子纳音佛灯火,兄弟三人皆为大吉。
皇帝的规定是一回事,这些家族如何把书籍运回去,用啥价格才能在赵家先拔头筹,又采取何种措施推广,那就是一个家族的本事。
眼看赵家的崛起势不可挡,想不到竟然还有这种福利,来参加赵家三子的婚礼。
也许有些家族,他们平日上门连赵府的主事人都见不到。
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来随喜的人不分家族大小,一个个如沐春风,每一个人前来,都得到赵家人的热情接待。
从此也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历史,大家族之人,即便没有多少准备,所送礼物,必定是大有来历之物,即便随身佩戴的玉饰。
至于新兴家族和豪族,他们送的礼物大都为黄白之物,不少人直接就是喜钱多少金。
现在结婚与后世比起来,繁琐异常,有九个环节。称为三书六礼。
“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
所幸身为富二代,赵云根本就不需要操心这一切,两位妻子早就到了真定,只需要最后一道亲迎的程序。
荀妮、蔡琰,自然要在婚礼当日。住在燕赵书院岳父那边,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院落。
袁家的影响力真不是盖的,无需袁绍出面,袁家人就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在真定城里买下了不小的院落,权作娘家。
赵云还是初次看到高家人,作为两位兄长的连襟,自然是要过来的。
由于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留下多少名声,只有那个小正太高览他多看了一眼。
很显然那小子今后也不可能和自己一条心,两位姨夫在。他自然不是跟着袁绍混就是随赵风、赵巴,仅仅看一眼也就罢了。
花轿要在晚唐出现,而红盖头则是南北朝的风俗,新妇们坐着马车来赵府,身上穿着象征红色的吉服,妆容稍浓。
赵云第一次看见两位嫂子,他再一次感叹强大的基因,比自己的媳妇们相貌不遑多让。
袁玟的生身父亲袁成去世较早,从小就分担了不少家务,看上去整个人透出一股精明。
袁环是袁绍同父不同母的妹妹。养尊处优惯了,就是在给二叔和二婶行礼的时候,都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或许她还觉得赵家配不上?
当然。自己是新郎官,赵云的心思,几乎全部都放在了蔡琰和荀妮身上。
两人都是美人,淡抹浓妆总相宜,看上去比平日里多了一分说不出来的美艳。
今天是她们这辈子最重要的一天,从此以后。在历史上的身份就是赵荀氏、赵蔡氏。
给父母行过礼后,赵云就带着两位妻子回到自己的院落。
师父童渊,肯定要行礼的,老人乐得找不到北,摸了半天,真还找出两样宝贝出来给两位新妇。
赵云一看乐了,师父他老人家就是一个标准的武痴,连送礼都是从两个部落首领的冠带上摘下来的两颗宝石。
既然结婚,就有闹洞房的风俗。
赵家三个儿子同时结婚,宾客自然分流,赵云这里,只有黄忠、戏志才、荀彧、荀谌、徐庶、赵满、关羽、张飞、夏侯兰等人。
有黄忠和戏志才这等稍显古板的人在,又有师父童渊坐镇,在自家院落里,这洞房看来是闹不成的。
不过在赵云认为,闹洞房为一种陋俗恶习,民间传说是可以禳灾避邪,所谓“人闹鬼不闹”,还有“不闹不发,越闹越发”的**。
时人应劭记载:汝南张妙,会杜士家娶妇,酒后相戏,杜士捶二十,又悬足趾,致死。鲍昱决事,减死。
女眷们都在,赵满家的蒯瑜,本身就是大家闺秀,面皮很薄。
蔡妲倒是人来疯,可不管是戏韵还是樊娟、赵梅,都不应和,外面还有童老爷子,她今晚看来是疯不起来的。
而且赵云略有感觉,好像她和蒯瑜都已有孕在身。
对于两位媳妇的大小之分,赵云一直秉承着都是一样地位的。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平日里两人好得跟亲姐妹一样,到了院落里,都进自己的房间。
尼玛,这是要逼我出绝招吗?赵云先是跑到荀妮那边,也不顾她身边还有女眷,抱着就往自己的房间跑。
发现这里竟然自己先到,荀妮不由乐开了花,看来在夫君的眼里,自己还是最重要的。
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