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梦想涟漪》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梦想涟漪 () >> 81幅着名中国书画赏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72657/

81幅着名中国书画赏析(3/6)

文征明的这幅墨梅作品古朴质拙,韵高神清。枝干以墨笔直写,浓墨点染。梅花圈笔成瓣,墨点花心。以朗朗清气、疏影暗香,衬出梅的铮铮傲骨。是他的传世国画精品。

33、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共含16幅图画

【赏析】

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因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璧画风深受皇帝器重。

34、康熙遗诏

【赏析】

《康熙皇帝遗诏》是史学界研究康熙死后雍正皇帝即位之谜的重要实物,长期被支持“雍正合法继位说”的学者作为证据列举。这份《遗诏》史学界争论颇多。支持雍正皇帝即位的史学家认为这是康熙钦定遗诏,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根据康熙五十六年的遗诏修改而成。

真迹现存于第一历史档案馆。“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他勤于政务,整顿改革,为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5、林风眠《菊花》

【赏析】

以近乎墨黑的背景来突显菊花,首先打破向来讲究留白的文人诗画传统,林风眠在此采用了“计黑当白”的原则,在黑色背景中刻画出白色的菊花与花瓶,观者除了明亮的主体外,无法掌握确实的空间感,因而创造了画面幽深莫测的感觉,塑造出深沉、静谧的氛围。

36、齐白石《十六应真图像》

【赏析】

这幅《十六应真图像册》的特点“以线为主,以墨为辅”,正应了齐白石先生他的一句名言:“画在似也不似之间为妙”,它的造型特点是夸张变形并且用文人画的笔墨,吸收了民间艺术原生态的鲜活的气息,用笔率真而流畅,是齐白石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37、明文征明行书

【赏析】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38、齐白石《祖国颂》

【赏析】

九十二岁高龄的白石老人精心绘制过两幅巨制,一幅为《祖国颂》,另一幅是为毛主席主席绘制的《松鹤图》,两画的构图、内容都十分接近。此画中的红日、苍松、丹顶鹤、海浪花无不栩栩如生,仍见老人笔力雄劲、功夫深厚,作品寓意深刻。

39、唐寅《墨梅》立轴

【赏析】

唐伯虎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其书法出自赵孟頫一体,俊迈轶群,颇具功力。

唐寅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为深刻,其有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40、吴冠中《湖畔》

【赏析】

吴冠中与他同辈的大多数艺术家有明显的不同,他属于那种难以掩抑其个性的艺术家,这种艺术家对艺术个性的张扬和艺术思想上的不安分,在给既有文化秩序频频惹出麻烦的同时,也使艺坛显出活力,促进了艺术上的推陈出新。

41、元李绗《双钩竹图》

【赏析】

此图画竹,前后左右交错,枝叶繁茂。竹叶以墨色细加渲染,表现出阴阳向背。湖石团浓淡墨晕出,玲珑多姿。构图匀称,笔法圆劲精整,设色淡雅。画家通过碎石、枯枝等周围景物的描写,更加烘托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

42、明徐渭作品

【赏析】

青藤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古朴淡雅,别有风致。他的作品不拘于物象,能抓住其神气,用秃笔铺张,势如急风骤雨。他的大写意泼墨之势,笔简意浓,形象生动,影响深远,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

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给人以笔墨淋漓,赏心悦目之感。清代的朱耷、石涛、郑燮、李鱓、李方膺、高凤翰以至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继承和进一步发扬了他的笔墨传统,形成声势浩大的大写意花鸟流派,雄踞画坛数百年而不衰。

43、宋赵佶《听琴图》

【赏析】

宋徽宗的《听琴图》轴是一幅优秀的中国人物画,画中主人公居中坐石墩上,黄冠缁服作道士打扮,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通过纤细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绘得工整清丽,神妙无加。画面上方有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

44、郎静山摄影集锦《泊》

【赏析】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媒介和熟练的黑白灰三色,描绘丰富多姿的黑白意蕴,融神气韵为一体。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是阳刚美和柔韧美的交融,又是自然美和与艺术美的结合。

45、元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赏析】

此作中山石画法简洁,枯笔淡墨,皴染有度。画面构景紧凑,疏密虚实,对比鲜明。山石虽突兀奇崛,但其意境平淡,此奇中有平,乃画法最高境界

状态提示: 81幅着名中国书画赏析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