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奇怪的感觉(2/3)
说什么。“你知道刚才农民为什么说咱们要专门开设一个食堂吗?这是一种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杨浩终于听出了虾皮话里的玄机。
“是的。这里人多耳杂,有些事情我等会儿单独和你详谈。”
这时,所有的人都埋头吃起饭来。虽然当“和尚”吃斋不是滋味,可众人此时也别无选择,只有先填饱了肚皮再说。
杨浩一边吃饭,一边打量着餐厅里的情况。
只见他们这三十多个人坐满了餐厅西北角的四张大圆桌子,而餐厅的其余地方仍然满满当当地摆了几十张桌子,估计有几百号人正在这里用餐,此刻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杨浩他们这三十多个人同这几百号人比起来简直就是冰山的一角。这些人中自然男女老少、美丑肥俊都有。而且都是中产阶层以上的人士,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老外。他们点的酒菜也比杨浩他们要丰盛得多。同他们比起来,杨浩他们的“小满汉全席”简直就是穷酸。
不过杨浩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肥男俊女,也不是他们桌上丰盛的菜肴。他是在寻找一种感觉。他仿佛感觉到有一双熟悉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但他将人群扫视了一遍又一遍。却没有找到这双眼睛在哪里?
吃完了饭,走回房间的时候,杨浩在走廊里同一对男女擦肩而过。原来是王显平和张弘。张弘看见杨浩到来,脸上飞起了一丝红晕,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王显平则大大咧咧道:“可司。我张弘‘拍拖’了,你是不是也表示一下啊?”
杨浩微笑道:“祝福你们。”
王显平道:“可司,你也该找一个了,那个赵医生不错呀,不要错过了机会哦。”
杨浩嗯啊道:“啊,哦。”他明显有点心不在焉。按理说,张弘找到了归宿,他应该替她高兴才是,可为什么心中却总感到有那么一丝揪痛?
王显平和张弘搂肩搭背很幸福地从他的面前走过去了。
杨浩叹息一声,也正打算走。
“可司。”张弘又从背后叫住了他,“虾皮说,今天晚上在二舞厅举行集体交谊舞会,你可要来参加啊。”
“哦。”杨浩仍然心不在焉。
“对了,可司,虾皮说,过几天,就要给我们这些‘鸳鸯’们举行集体婚礼,到时候咱们这些野‘鸳鸯’可就名正言顺啰!”王显平也叫道。
“集体婚礼?”杨浩的心中终于一凛。
他这才发现周围的人都已经成双成对,而自己却仍然形单影只。一种莫名的伤感忽然涌上了心头……
他记起虾皮说。酒店的顶层可以观光。他忙乘坐电梯上了顶层,并顺着一道楼梯走上了天台。
农历八月的北京真是秋高气爽,天蓝得就如一块蓝玉,几朵白云漂浮在头顶的天穹中。更衬得天是那么的高远广阔,他的心似乎一下子升到了宇宙星空中,去追踪古老文明的脚步去了。但是当他的视线投射到那些灰蒙蒙的城市建筑群时,他的心就象急剧回缩的蹦极,一下跌到了冰点。他这才发觉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喜欢大城市的这种气氛,他不喜欢这种车水马龙的喧嚣和灯红酒绿的奢华。他更喜欢乡间、田野、丛林、河谷。他喜欢大自然那种原始的纯朴和芬芳,他甚至更怀念之的那些冒险的日子,那种日子虽然紧张、惊险,时时刻刻都有生命的危险,但却充实让他感到非常的充实,没有这种虚度年华的感觉……
“你一个人在这里看风景呀。”赵文静的声音忽然在他的身后响起。
杨浩点点头道:“是的,散散心。”
赵文静站到了他的旁边,扶着栏杆眺望着远方:“这北京城真大呀,听说这丰台区以前只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小县城呢。”
杨浩答道:“是的,首都的建设真是日新月异……”
“听说卢沟桥就在这附近啊,真想去看看。”
“是的,卢沟桥就在西南方的宛平城,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而且,卢沟桥还承载着一段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八年抗战就是从卢沟桥开始的……”
“那,你能陪我去看看吗?”
“现在?”
“现在。”
“好吧。不过具体在哪里我也找不到啊。”
“你真笨,不会问路吗?”
“对啊,我确实笨。那咱们走吧。”
二十多分钟后,两人便出现在了卢沟桥上,穿梭在如织的游人中。赵文静不停地摆着“派司”,让杨浩用一部数码相机为她拍照,她数着桥栏杆上的石狮子,笑得很开心:“你猜我能不能把这些石狮子数清?”
“不用数。”
“哦?为什么呀?”
“北京有句谚语叫‘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既然是数不清。你能数得过来吗?”
“怎么可能会数不清呢?我不相信。”赵文静微笑着摇摇头道。
“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典故吗?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亲自数过这桥上的石狮子,从桥东数到桥西是四百零八只,可是反过来数却成了四百三十九只,再数又成了四百五十一只。真是很难数清楚。我以前学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卢沟桥上的狮子》,说共有四百九十二只,这应该是准确的官方数据了。但是后来新修订的课本又改成了四百九十八只。”
“啊?那现在该正确了吧?”赵文静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杨浩摇头道:“又多了三只,是五百零一只。因为文物保护部门又修复了被雷电劈坏的三只石狮子,把这三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