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霸上皇太后》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霸上皇太后 () >> 第十七章 皇帝驾崩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78373/

第十七章 皇帝驾崩(1/2)

童沐灵颔首,只道:“定不负陛下所托。”只有她自己知道,皇帝要她办的可不止是皇长孙大婚这一件事。

圣宗皇帝转头又看向一直默然不语的景珑,迟疑半晌,才道:“景珑,你二哥早逝,就留下弘烈一脉,你这个做皇叔的,对待皇侄,自然要多用心才是,这皇长孙大婚之事,就交由你来主持。”

“是,儿臣领命。”仍旧是那般冷清的口气,童沐灵觉得,那位三殿下就像深谷幽兰,沉静,但却有让人过目难忘的特质。

待茶会结束,童沐灵跟着皇帝回到乾清宫,才踏进内殿,她正准备替他换下朝服,不料皇帝身子一倾,还好她眼疾手快,赶忙就去扶人,可以她弱女之躯,哪儿扶得住皇帝高大的身子,反被拖倒在地。

“如珠、如宝,快去传御医……”

童沐灵大声吩咐,与此同时,她的胳膊被人紧紧拉住,她不得不回头,竟见扯住她的皇帝,艰难开口道:“不要传御医,叫柳公公来,他知道该怎么做。”

外间柳公公闻得动静,已经跑了进来,一见皇帝这般,立即叫了平日里贴身服侍的小太监,合着将皇帝扶进旁间的汤池中。

隔着屏风,童沐灵只闻到汤池里浓浓的药味,甚至有些刺鼻,待柳公公命人点上熏香,这才使人感到好受些。

忙忙碌碌一阵后,柳公公领着宫女太监们退下,室中只剩下童沐灵和皇帝二人,二人之间隔着屏风,半晌无话。

“皇后,你记住,朕旧疾复发之事,切不可走漏丝毫风声,朕自知时日无多,朕只想看到皇长孙大婚,然后亲手把江山交给他。”

童沐灵抬了抬眉,这就是所谓的隔代亲吗?放着那么多的儿子不传,非要指着个年幼的皇长孙,这皇帝肯定是不知道明朝那个靖难之役,朱元璋不就是传位于孙,结果导致老四朱棣不满,以清君侧为名,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她要不要跟他说说这个故事?童沐灵摇了摇头,别人家的事,她还是不要插手的好,这皇帝为皇长孙的未来安排的如此周详,根本无须她来操这个心,她如今只要听皇帝的安排,顺了皇帝的意,坐等升级为太后,安享此生就好。

可她还是忍不住多了嘴:“陛下,既然你想传位给皇长孙,那么直接立其为皇太孙即可,陛下迟迟不肯立储,恕本宫直言,其实陛下自己也不敢确定,传位于皇长孙是否是正确之举,所以陛下还在犹豫。”

似被人猜中的心事,屏风后有半刻沉默,良久,才传出一声叹息:“皇后,自从你落湖之后,变得比以前聪明了。”

“朕迟迟不立弘烈为皇太孙,是怕他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太子之逝,对外宣称病故,实则是谋刺,而孝元皇后之死,也是疑点重重,朕知道,有人想篡夺皇位,所以朕才不立皇储,而且为了印证朕的想法,朕又从支持皇长孙的殷氏一族里挑了你作皇后,结果不出所料,你以为你落湖的事只是场意外?而是有人特意在拔除皇长孙的羽翼,而那人的举动还不仅仅止于内宫之中,宫外,也有皇长孙的幕僚死于非命。”

隔着屏风,童沐灵脸上的表情有些精彩,搞了半天她原来就是被皇帝拿来利用的炮灰,虽然心里生气,但她却无可奈何,因为这一世,她现在只能仰仗他的鼻息过活。

“呵!这东宫之位,果然是三煞位,谁坐谁死,还连累旁人。”童沐灵哼道,她这个炮灰皇后,何其无辜。“那么陛下可知,想夺这个皇位之人是谁?”

“就是因为朕一直查不出幕后黑手,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那么皇上有没有想过,若没有了太子、太孙,这皇位谁会是最大的受益人?”

“所以朕才封了老大襄王,老三靖王,绝了他们争储的念头。”

话到此,便又没了线索。

“朕已经决定,在皇长孙大婚之后便宣布退位,直接让弘烈接替朕的皇位,皇后这些日子只管稳住后*宫便是,等皇长孙继位,朕便还你自由。”

那自由二字,正合童沐灵心愿,这具身躯也才十三、四岁,要在这宫里守到老死,确实挺惨,当下便和皇帝应下这默契:“陛下放心,本宫定会办好皇长孙大婚之事,静候陛下佳音。”

皇帝嗯一声,只道困乏,让童沐灵退下,换了柳公公来服侍。

出了内殿,天色已晚,想起操办大婚之事,童沐灵不免犯愁,这古时的婚礼仪式她可一点儿都不懂,想了想,便让人去坤宁宫请来了陈尚宫。

陈尚宫是服侍过先皇后的老宫人,对婚仪的章程自然熟悉,童沐灵这次学乖了,知道凡事不必亲力亲为,叫别人去做就好。

陈尚宫听得皇后的指派,当即领命,下去张罗了。

皇帝在次日早朝时下了皇长孙大婚的诏书,并封皇三子为靖王,督办主持婚仪,而仪式之礼数,则效皇太子纳妃仪。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立秋那天,皇家派遣使者至薛左相府邸,行了纳彩、闻名之礼。

之后又安排了纳吉、纳徵、请期、告庙,一连十几日,宫内、宫外都忙得人仰马翻。

直到醮戒日,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临渊殿,早有百官待立,靖王请人引皇长孙入殿,命其跪,宣承宗之言,完毕,方才引其至御座前。

皇帝面露喜色,精神大好,然在百官面前,仍旧威严无比,他持盏道:“承天德、承宗事,天佑吾朝,宗旺民兴。”


状态提示: 第十七章 皇帝驾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