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鹰扬军出世(1/2)
十月三十日,山海城。
随着战争落幕,各区域战场的战损以及战俘数量一一准确统计出来,呈报枢密院,由枢密院归总之后,呈报欧阳朔。
最终统计显示,在补齐各部战损,清退伤残士卒以及按例组建三大行省警备师团之后,竟然还有六十八万部队等待整编。
六十八万人整编为九个满编军团,还有五万部队剩余。
跟杜如晦商议之后,欧阳朔决定,除了补齐豹韬军的一个军团以及城卫军空缺的三个军团,再组建一个满编的集团军——鹰扬军。
剩下的五万部队,欧阳朔既没有用于组建新的军团,也没有就地遣散,而是转送给了落凤城。
【炎黄盟】诸领地扩军的消息已经传到欧阳朔耳中,落凤城被邯郸城、修罗城左右夹击,不跟着扩军是不行的。
好在凤家是跟帝尘等人家族匹敌的大家族,凤囚凰接任族长之后,顺道也接管了家族的资源与人脉,大规模招募玩家并非难事。
只是一点,落凤城最近很少对外发动战争,想要扩军就得从预备役中挑选民兵,再一一训练成军,效率比直接将战俘整编来的低。
当然,【炎黄盟】也存在类似问题。
欧阳朔送出的五万兵员对落凤城而言,无疑非常珍贵,可以让落凤城轻轻松松地整编出一个军团来,算是还了凤囚凰此番相助大夏的人情。
毕竟这一场大战,落凤城出了力,却什么都没捞到。
即便是盟友,欧阳朔跟凤囚凰又有深厚的友谊,也不会就这么心安理得的占落凤城的便宜,真要那样做了,就是在自毁长城。
…………
除了战俘,此战最大的收获就是一批文臣武将了。
谋圣张良跟神将李牧不用说,是此次大战最大的收获。除此之外风青阳麾下的魏延,彩云之南麾下的王离以及我叫大灰狼麾下的李广,也都是大收获。
除了这些有名的,还有八位历史武将以及十位历史文臣,他们虽然都是名不经传之辈,放在王级人才中也是最次一等,但也算是解了大夏燃眉之急。
八位武将担任师团长是没问题的,十位文臣中的佼佼者可任郡守一职,次一等则可任知府一职,或者到总督衙门任职。
…………
接下来几天,欧阳朔会同内阁、枢密院以及军机处,商讨相关人事安排。
最先公布的是军队武将安排,此番一次性整编九个满编的野战军团,对王朝财政实在是个巨大负担,几乎将朝廷资金消耗一空。
就算不用完成对三大行省的消化,大夏也无力再维持接下来的大战了。此番罢战既是客观要求,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两个月的战争,动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折算到一起,就达三百万金币。
打仗打的就是钱,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还只是战争开支,战后,为新编军团更新装备、建造营地、配置后勤基地,为阵亡将士发放抚恤等例行开支,又达五百万金币之巨。
大夏军工体系已经极为完备,按理来说,为军团更新装备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如此大规模的更新装备,对铁矿石的需求是海量的。
照这种趋势消耗下去,大夏境内的铁矿石绝对支撑不了三年。
待此轮军队整编完毕,大夏就有六个满编集团军、三个独立兵团、六支满编舰队、一支皇家舰队以及十四个地方警备师团。
细细算下来,总兵力达到三百三十三万,看上去很恐怖,可要守卫大夏这样一个疆域辽阔、边境绵长的王朝,这些部队又都是必须的。
而要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全军仅每月军饷支出就达一百五十万金币之巨,倘若再算上粮草、装备损耗等等日常开支,怕是超过三百万金币。
倘若不是大夏王朝家大业大,兼且商贸发达,税收充盈,根本就支撑不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
故而才有这样的说法,“没有财政支持,任何强军梦都只是空中楼阁。”
…………
十一月二日,大夏公布了一系列将领任免。
神将李牧不出意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鹰扬军统领,授大将军衔。于此同时,李牧也按惯例成为军机处一员,进入大夏核心中枢,可谓一步登天。
【姓名】:李牧(神级)
【封号】:中国古代十大名将之一
【朝代】:战国(赵)
【身份】:大夏鹰扬军统领
【职业】:特级武将
【忠诚】:78点
【统帅】:97【武力】:80【智力】:85【政治】:40
【特长】:良将(提升部队士气30,提升部队移动速度35,提升部队杀伤力30,提升部队耐力30。)
【功法】:略
【装备】:略
【评价】:李牧良将,为赵守边。市租入幕,飨士无厌。烽火独谨,骑射习兼。边患即入,收保为先。不许浪战,战则斩焉。尽以为怯,易将火炎。战不得一,败亦失千。再请牧出,法只如前。士感愿战,然后戒严。出其不意,诱其兵添。一战破之,胆落心寒。不敢犯境,十有余年。如此功业,宜标凌烟。一不奉命,身首莫全。呜呼哀哉,为将难言。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北击匈奴,南阻强秦,挽狂澜于即倒,摧敌锋于正锐,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