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农产品电商平台(1/2)
北桥村是越来越红火,电商产业越做越大,却映衬出了周边几个村的落寞,其中最落寞的就是毗邻的新塘村了。
新塘村在地理上更靠近仙湖,往北走几里,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仙湖湖岸线,往南距离国道又有个三五里,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
由于国道沿线被北桥村挤占,新塘村常年捞不着好处。再加上村里人思想落后,没有北桥村人敢闯敢拼的劲头,这几年差距是越来越明显。
这年头发展经济,往往是赢家通吃,输家连汤都捞不着,新塘村就处于这样一个输家的尴尬地位。
所以当叶浩龙看到区里出台的北桥村电商产业园规划,心中既有些兴奋,又颇为自己的老家揪心。
这样一来,更多更优质的资源都将往北桥村聚集,最终形成虹吸效应,把北桥村吸成一个大胖子,而新塘村只会越加没落,成为一个没人搭理的犄角旮旯。
然而除了搞水产养殖,新塘村似乎没有其他出路。
整个村水网密布,鱼塘遍地,地理环境不适合搞工业。要想搞旅游业,市里有南仙湖风景带,似乎也没新塘村什么事。总体分析,新塘村产业结构的局限性非常大。
想来想去,唯一能搞活的,也只有老本行水产养殖了。
叶浩龙想着是不是能趁北桥村打造电商产业园的机会,为新塘村的水产养殖业拓宽电商渠道。
村里虽然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但运营模式非常粗放,合作社这群土老帽不思进取,终日踩着一双人字拖,叼着一支大烟在村头闲晃,根本没有用心经营,所以销路一直局限在本地,主要是附近几个乡镇,一直没能打开更大更广的渠道。
由于销量不畅,所以新塘村水产养殖的潜力并没有被彻底激发出来,大量鱼塘资源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
若是以电商模式加以运作,兴许能为村里的水产品打开更广的销路。
叶浩龙琢磨着是否可以用电商模式,把整个村的水产养殖资源通过合作社整合,再统一登陆到网络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这个想法看起来比较靠谱,唯一的麻烦是,水产品若是不经过加工变为制成品,很难在百宝小店中进行销售,总不能快递一斤活虾给买家吧。
那就要建立一个新型的电商平台,采用大客户批量订购的方式运作,即农产品b2b模式,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专业可靠的货运团队,来进行批量送货。
货运团队本来就有,村里水产养殖合作社自己就有三辆小货车,负责水产品的运送,这事就不必再操心了。
唯一要做的,就是建设好电商平台,并将这个平台推广出去,使它在本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个平台一旦做成,农民们也能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无论是水产品,还是蔬菜瓜果,或是肉禽蛋奶等农产品资源,都能通过互联网向周边辐射,大大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心中构建了自己的农产品电商模式,叶浩龙感到非常兴奋,当即拨通了唐莉雅的电话:“哈喽,肉肉,哥又有个创业的新点子啦!”
“虫虫,你又有什么鬼主意,你可千万别来折腾我,姐现在正忙着呢。”唐莉雅竟一下子察觉到了叶浩龙的邪恶图谋。
的这个主意绝对靠谱,在技术上实现起来也并不难,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千千万万的农民兄弟一起致富。”叶浩龙说道,“你就别这么没耐心,听我讲完嘛。”
“你这个不乖的虫虫,姐的研发项目正在节骨眼上,有话快说!”唐莉雅显得有些不耐烦。
这小妮子一旦进入烧脑的科研状态,就有点急躁上火。
现在她正在全力研发大懒虫2代,这2代比起1代要复杂得多,自动化程度提升不止一个档次,研发的难度自然大大增加。
这会儿杨正言和张晴晴这两头吃货正在厂里全力搞生产,忙得汗流浃背,叫苦不迭,研发的任务就全落在了唐莉雅一个人的身上。
叶浩龙将自己的计划跟唐莉雅说了一遍,她也觉得此事靠谱,至少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操作。
只不过唐莉雅的学识偏重硬件领域,在软件方面就差强人意了,帮叶浩龙装修个百宝小店还凑合,要她去建一个大型电商平台,显然是有心无力。
而要做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商网站,除了软件之外,还包括了服务器机房的建设,哪怕是用最最节俭的方式,没有个二三十万根本做不下来。
等唐莉雅说到这里,叶浩龙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坐下来。
看来自己的想法还是太傻太天真了,若是砸三十万下去,而电商平台没有成效,那生意就亏到姥姥家了。
叶浩龙想到了祁美婷,这小妮子虽然有钱,但对做农产品销售平台恐怕不感兴趣,到时候恐怕非但不支持,还要给一顿臭骂。
所以他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不去招惹那个公主病,做电商平台的主意只得暂时压下,伺机再找门路。
给网店的四个员工开了个短会,将双十一活动的安排做了布置,叶浩龙返回了新塘村,决定听听老爸同志的意见。
叶浩龙的父亲叶厚德,是个做了十几年水产生意的老农民,但由于附近工业污染造成的水质破坏,前些年的水产养殖做得并不好,冷不防冒出的死鱼事件令老叶叫苦不跌。
近年来,随着仙湖蓝藻事件的爆发,仙湖沿岸水污染治理工作得到了市里的高度重视,随着水污染治理力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