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龙腾1856》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龙腾1856 () >> 第103章 康大忽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82104/

第103章 康大忽悠(2/3)

驳康有为说:“事都变不了,谈何变法?太史公两千多年前就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界大潮,乃是商业,这天下将来必是商人的天下,必是工业文明的世界。本王如果不建强大的舰队,日本人早打到南京来了,你还有时间坐在这高谈阔论?你须知变法,也须有一定物质作为依托,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急于求成,难免噎死!本王建议你看看今天的《申报》,上面有一篇洋人牧师李提摩太的文章,也是讲如何强国的,看看你要效仿的洋人,如何建议中国改革。你退下吧,回去好好想一想。”

李提摩太那天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本来是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非常丰富,日贫一日,田亩如故,工程如故,虽有片长薄技,往往嗟谋生之拙,无他,皆由在上者未克举养民,发展经济。如何使中国摆脱经济困境呢?开矿、设厂、修铁路、办邮政、开设银行、改革币制、垦荒、通商等,而尤其以修铁路和通商最为重要,最好能广开海口,遍筑铁路,铁路马路通行,则货物流通,岁省无穷之运费,居者行者,皆获大益,买者卖者,无一偏枯矣。”

吴王府的仆人给康有为送上这份报纸,康有为看完李提摩太的文章,大怒,拂袖而去,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康某人是不会放弃我的大同梦想的!”

这场面搞得詹天佑极为尴尬,吴王曾纪泽认定历史上的康大圣人其实就是康大忽悠,也不进行挽留,道:“恕不远送!”

康有为见吴王曾纪泽不待见他,还是很有骨气的,一怒之下从南到北,投靠满清,继续鼓吹他的变法。

康有为跑到了满清的京城,忽悠别人去了,他的运气比较好,通过通过珍妃的表兄介绍,联系上了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刚才老家回朝,一口气兼任了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大臣、户部尚书并会办军务,表面上在朝廷上的地位超过了李鸿章。

康有为那天拿着李提摩太的文章,改了一下,投拜贴到翁同龢门下。

在文章中,康有为建议满清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强调将军务、关税、考试、币制、邮政、军工、铁路、电报等,合全国之权,收归朝廷;除开设中国传统的经学知识外,还开设各种新学,诸如文事、武备、天文、地理、算学、格致、化学、农学、商学、工学、万国史学、万国公法,以及各种要学。

翁同龢看了康有为的拜帖,大为赞赏,找了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刘坤一等重臣联署此折,上奏光绪皇帝。

这些强国的建议,刚亲政的光绪皇帝看后,耳目一新,他太年轻了,夜不能寐,恨不得马上召见康有为,变法维新。

李鸿章也支持康有为,还到颐和园求见慈禧太后,历陈变法改革之要义,将此折的内容据实禀告,慈禧太后的思想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保守,不然她不会一直支持李鸿章办洋务,只要没有触及慈禧太后的威权统治,她还是比较乐意支持维新强国的。

慈禧太后听了李鸿章的汇报,尤其对第一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削弱督抚的权力”感兴趣。不过她想摸清李鸿章的态度,命李莲英将一位保守大臣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然后说:“这阵子哀家是听到一些风声,朝中大臣对维新态度不一,甚至有人到哀家这来进谗言,说李中堂你都快变成‘新党’了!”

慈禧口中说的“新党”,即是支持维新强国的大臣,因为大都和光绪皇帝走得近,差不多等同于“帝党”,李鸿章看了弹劾他的折子,面不改色,道:“臣主洋务已二十余载,推进缓慢,窃以为变法折子针砭时弊,正中革新之要害。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新党,臣无可逃,实是新党!”

李鸿章如此力挺新党,实属罕见,慈禧见李鸿章的话说到这份上,便同意维新。

光绪皇帝得知慈禧的态度,大喜,马上破例召见了康有为。

康有为也很激动,他一下子飞黄腾达。

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

那天,康有为的虎头官靴,啪啪踩在养心殿坚硬的玉石路面,跨过蠡斯门,走到第四步,就远远看见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方亭,亭中立了一圆形石桌,四张石凳,光绪皇帝神情严肃地坐中间。

光绪皇帝就住在这养心殿里,这次召见康有为,因为守旧大臣的阻挠,变成了非正式见面。

亭子里只有光绪皇帝和康有为。

假山上的泉水汩汩流下,“咚咚”落到鹅卵石构筑的池中,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的影子在水里晃动。

康有为一行完礼,光绪皇帝就迫不及待地问:“汝有何办法可以强国?”

对光绪皇帝而言,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十年。

从他懂事时起,光绪皇帝就谨记着“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灵位”的大清祖训,中国大片的大好山河被列强瓜分他却难以收回,仅沙俄一国,占中国的国土,就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六分之一个中国;英国占领缅甸;法国虽然在越南战败,但亡我之心不死……大清国的版图,由大大的“海棠叶”被列强贪婪地啃得体无完肤,而且吴国还自立了,如今没有一个人像少年光绪皇帝这样,迫切想要知道强

状态提示: 第103章 康大忽悠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