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双线操作(1/2)
赛奥多拉夫人似乎认定丈夫和女儿留在谈判桌前非但帮不上自己的忙,还大有可能“胳膊肘往外拐”,透露自己的谈判筹码,便使了个眼色,把这俩“猪队友”打发走,拉开打持久战的架势与罗兰逐条讨论南方铁路工程各个环节的造价。
接下来一连数日,罗兰的主要任务就是与赛奥多拉夫人磨嘴皮子。考虑到这次合作建设南方铁路将为今后双方的其它合作项目定下一个基调乃至范本,罗兰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不敢掉以轻心,不光把来自交通部的随行人员都召集到谈判桌前集思广益,还以“魔导通话仪”与远在大瀑布城坐镇指挥南方铁路干线的马特维老头保持联络,听取交通大臣对谈判条款的专业意见。
谈判涉及到的环节很多,过程很繁琐,但是双方并不存在原则性的分歧,帕尔尼亚不差钱,相比工程造价,赛奥多拉夫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看得更重,只要这两点能保证,其它的好商量。
谈判中先后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争议。首先是工期问题。赛奥多拉夫人希望南方铁路全线能够在两年内完工,然而马特维告诉罗兰,“以当前远东的铁路施工团队规模,除非暂时搁置北方干线的后续工程,全力投入到南方铁路的建设,否则两年内完工纯属做梦”。
那么暂时搁置北方铁路的后续工程可不可行?马特维对此持否定态度。北方铁路已经修到了谷地村,接下来将绕过迷雾沼泽,穿越巴尔勒山口,翻越露西亚高原直抵北海湾。当初优先选择修建这条施工难度很大的铁路,一是为了应对帝国东征的压力,尽快铺就一条可供与帝国大军周旋的退路,二是打通南北阻隔,充分利用高原上的钢铁资源和劳动力,并且将寇拉斯堡与北海联邦这个重要的贸易集散地连接起来。
如果北方铁路工程半途搁置,不仅破坏了既定的国防战略,更让热切期盼铁路修到自己家门前的基特兰德、龙城以及北海诸城邦居民大失所望,寇拉斯政府的信誉也将因此受到损害。
鉴于上述因素,罗兰和马特维商量过后达成共识:既定的北方铁路工程计划不能轻易改动,明年五月必须按时复工。赛奥多拉夫人见罗兰态度坚决,不得不退让一步,将南方铁路的工期放宽到三年。
以当前远东的铁路建设团队规模,如果半年(夏秋两季)在北方施工,半年(冬春两季)在南方施工,结果只能是两地工程都被迫延期。若想如期完工,只能扩大施工团队规模。根据马特维的计算,至少还要招募三万名铁路工人。
在帕尔尼亚招募工人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相比之下,基特兰德人更适合这项风餐露宿的艰苦工作,对工资的要求也比帕尔尼亚人低得多。为了解决劳工问题,罗兰与基特兰德领主贝奥武甫取得联系,又与基特兰德劳动派遣公司创始人兼工会领袖沙巴林·普列汉诺夫交换了意见,最终达成一项三方协议:
基特兰德劳动派遣公司承诺在半年内分三批为远东路桥建设公司输送不少于三万名铁路工人;工资标准与路桥公司现有雇员相同,但是帕尔尼亚政府承诺按照半岛地区的物价标准给铁路工人额外提供一笔生活补贴——其实就是在名义工资标准不变的基础上,巧立名目发福利。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涨工资?参与谈判的诸位要么是政府高层,要么是工会领袖,当然明白一个行业的工资标准同时也是一颗危险的“炸弹”,牵一发则动全身,能不动尽量别动。
沙巴林接受了罗兰的委托,但是他一个人说了不算。他虽然是基特兰德劳动派遣公司的创始人,但是他本人只持有公司10的股份,其他工会干部共同占股30,其余六成股份归属基特兰德城邦政府,这是一家标准的“国企”,贝奥武甫作为基特兰德领主,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有一票否决权。此外,由于劳动派遣公司具有工会性质,还要接受寇拉斯王国总工会的监管,罗兰不久前刚被内阁任命为总工会理事长,所以这份三方合作协议最终还要经他签字才能生效。
好不容易安排妥当施工进度,赛奥多拉夫人又提出一个令罗兰头疼的要求——关乎铁路建成后的动力保障。
帕尔尼亚本地没有生产魔导机车的工厂,也不具备建设机车厂的资源、人才和技术,赛奥多拉夫人得知罗兰在北海湾的寇拉斯岛建立起一家魔导机车生产厂,顺势要求该厂生产的机车优先供应南方铁路,争取在铁路竣工的同时实现全线通车。
然而罗兰却认为对方的要求不切实际。魔导机车厂目前还在筹建生产线,年底之前不可能投产,就算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三年内的机车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为远东境内的铁路提供动力尚且力所不逮,根本就没打算向帕尔尼亚或者其它任何国家出口机车。
“机车厂产能不足,为何不扩大规模,多建几家分厂?”赛奥多拉夫人理所当然地问。
“你以为我不想?”罗兰两手一摊,满脸无奈,“然而建设魔导机车厂耗资巨大,寇拉斯政府可没那么多财政预算!”
赛奥多拉夫人露出会意的笑容,轻描淡写地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算大问题,差多少钱你说个数,帕尔尼亚投资局将全面评估为魔导机车厂提供融资服务是否有利可图。”
是否有利可图?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罗兰与赛奥多拉夫人就合作办厂签了一份备忘录,不出意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