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人在囧途》的主场(1/2)
“看来你老板这次野心也不小啊,打着‘贺岁片’的旗号,在临近春节的时候上映。”冯晓刚说。
“你叫他哥,那他几岁啊?”刘若茵说。
“他大我2岁,82年出生的。”王保强说。
“他大你2岁,自己开了一家影视公司,拍了一部票房两千万的电影?”刘若茵很惊讶。
“还不止呢,”王保强说,“我不是说了吗?他还会写小说和写歌,听都赚了几百万了。最近那部很火的电视剧《奋斗》你们听过吗?就是我哥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他还在里面演男主角呢!”
这下大家更是面面相觑了,没想到王保强的老板“来头”这么大。虽然《奋斗》他们都没看,但听肯定是听过的。
“我的天,现在的年轻人真的那么厉害吗?”刘若茵说。
“我哥还在读大学呢,北平电影学院的。”王保强想了一下,说,“不过已经大四了,明年应该就毕业了。”
大家都无语了,这也太富传奇性了。最后冯晓刚笑着说:“那有机会倒要跟你哥见一见。”
“看来这部电影到时我也要关注一下。”刘得华说。其实他也是华语娱乐圈的“奇迹”之一,真正的拍戏无数,唱歌无数的人。估计他演过多少电影,唱过多少首歌他自己都记不清了。而且他也很喜欢扶持新人,喜欢跟有才华的人合作,他是真正热爱演艺事业,热爱电影,想要为华语娱乐圈贡献自己力量的人。
“你们都想看吗?”冯晓刚和刘得华都这么说了,王保强倒想为他们“效劳”一番,毕竟这都是响叮当的人物啊,“如果你们真想看我可以找我哥拿拷贝给你们,让你们先看看。”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王保强终究还是新人一个,虽说他们确实是大腕没错,如果跟周春望要拷贝他也很可能会给,而且投资公司估计也相信他们的为人,相信他们不会泄露出去(或许还想借他们的口帮忙宣传一下)。可是这毕竟不合适,因为盗版是所有华语电影人心中永远的痛。每个人都不愿提及,但每次都得面对。
或者这样说也不对,应该说盗版是所有华语创作人心里永远的痛,包括电影人,音乐人和靠卖文字生存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吐槽中国的艺人跨界演的红了就跑去演戏,而他们大多数离开了自己的专业领域都表现得很差,因为都是靠着人气在支都会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可这也有他们自己的无奈,因为盗版太猖獗,只能多领域发展。
像欧美那边就很少会有这种事,唱歌的通常都专注在唱歌事业上,演戏的也一直专业于演戏,因为他们所有人,包括普通人的版权意识都很强烈,他们知道这些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如果你要享用,就得给他们钱。所以因为市场环境非常健康,创作人会非常安心地进行创作,而不用整天四处跑动呼吁大家买正版。
他们的歌手有时甚至只需要唱出了一两首好的歌曲,就可以在一两年之内不用担心会被饿死,因为别人要再酒吧或者就得给他付版权费,而大家在网上下载了他的歌曲也要给钱。就是有这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健康心态,才会让整个文化市场有一个良性循环,从而滋生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其实要是中国有这种环境,中国人都有这种版权意识,早就成为娱乐强国,早就超越欧美成为全球第一大娱乐市场了。因为这边市场一点也不比欧美小,人也不比他们笨。大家也不用一直喊着中国没有大师了。大师也是要养家糊口的,也是要买奶粉的,也是要有健康的土壤才养得出来的。到了那一天,没准经常会有像周春望这样,二十多岁就当导演的人了,没准也冒出一个史蒂芬·斯皮尔伯出来了。相反的,没有健康的土壤,我们未来的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可能为生活所迫,跑去做微商;未来的伍迪·艾伦,为了给孩子买奶粉,每天奔波去卖保险。
当然,中国人也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周春望重生那一年——2016年的中国版权意识已经比2004年好很多,很多年轻人也慢慢意识到这是个对自己、对自己后代和对整个民族有好处的事。电影在防盗版方面也做得比较好,音乐也开始试着收费(虽然一开始很多人不习惯,还在不停谩骂,但这毕竟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它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其他方面虽然成果不大,但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着。
所以现在冯晓刚他们就是再想看《人在囧途》拍得怎么样也不可能让王保强给他拿拷贝过来。一张电影票他买不起啊?再说他自己也一直吃着盗版的苦,怎么可能让同行也冒险。现在《天下无贼》的票房被看好,可同时大家也一直在战战兢兢的过着,因为怕市场上又突然冒出盗版光碟——虽说是早晚的事,但能迟一天是一天啊。所以他们当然是拒绝了王保强的好意,说到时上映了再去电影院看就行。
随后首映庆典开始,大家都进入电影院坐好。主持人开始讲话,接着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着。后来开始媒体互动,大家开始向各位站在台上的主创提问。前面两个问题分别是问冯晓刚和刘得华的,这没什么奇怪,在这里他们两个最大牌,前面好几个问题都会向他们提出。可是第三个问题竟然是问那个新人演员王保强的,这就太让人意外了。
“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下王保强先生。”一个男记者说。
“好的,你问吧。”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