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黄雀在后(1/2)
钻出苇丛的战士,是派到江边观察对面日军动向的侦察组回来报告情况的。
侦查员带回来的情况是,他们没有发现对面有什么动静,不过却听到江心的羊角岛有声音,只是因为苇丛和江水的声音,他们听不清羊角岛上是什么声响,倒是感觉像是有许多人走动。
对于这个情况,初时包括秦川在内,洛佩德、徐桐、于光炘、辛得林等人都有些不解,可秦川细细一想也就明白。
这是由于这一带虽然水流平缓,可是江面宽阔,如果对岸的日军直接把部队送到北岸,每次运距过长,直接送部队过江时间会很长。日军为了不使北岸清军惊觉,应该是在上半夜就已经开始悄悄向羊角岛上运兵。因为有羊角岛上的树木遮挡,又是夜里,日军并不担心会被对岸的清军发觉。
秦川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见指针以指向凌晨一点,估计日军很快就会向这面运送兵力,抬头看向洛佩德。
“老洛,告诉弟兄们,没有命令谁都不许说话,更不许乱动,以免惊扰了日军。”
洛佩德点点头,起身亲自去各哨下达命令。
秦川又看向于光炘:“光炘,你去通知孙显寅,告诉他日军马上就要渡江,要他们沉住气,先让咱们埋的那几个大铁家伙狠狠炸上小鬼子一顿,然后再开枪。”
于光炘点点头,转身小跑着去找孙显寅。
徐桐低声骂了一句:“奶奶的,这小鬼子总算来了,还真会找时候,害的爷爷在这熬了两宿一天。”
顿了顿徐桐又问秦川:“司令,你说小鬼子这个时候渡江,是不是想趁着凌晨偷袭咱们的炮台和城门?”
秦川摇摇头:“这只是一个选项,这个时候偷袭咱们炮台倒是很有可能成功,可是如果他们过来的人少了,即便偷袭炮台得手,过来的这些小鬼子也都会死在咱们手上。毕竟他们过来容易,可要真炸了咱们的大炮,他们想要从这里渡江跑回去,那可就难了。”
“所以,这股偷袭的日军,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们即便过江也会藏在这苇荡里按兵不动,等到日军南岸的部队发起攻击时,最好是战斗打得正激烈的时候,突然杀出,不仅同样有可能得手,而且还很容易给咱们在南岸的部队造成混乱。”
如果是秦川,他一定会选择后者,如果在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南岸的清军突然发现被抄了后路,定然会军心大乱。
一旁的辛得林叹口气道:“要不是那几个老将不思进取,咱们其实也可以偷偷在对岸埋下一支伏兵,在双方打得激烈的时候突然冲击小鬼子后方,一定也会打得小鬼子措手不及。”
辛得林的话让秦川脑中不由灵光一,伸手重重拍了辛得林肩头一掌。
“不晚,等收拾完这股过江的小鬼子,咱们也去闹小鬼子后方。”
“对。”
不知什么时候转回来的洛佩德兴奋地低声道:“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秦川用下颚一点辛得林:“你也到孙显寅那里,问问他这附近咱们是否还有船?如果有,就找人去准备好,一旦咱们消灭了这股小鬼子,就马上渡江。”
“是。”
辛得林应了一声,起身就跑进黑暗中。
对于清军中的应答的那个“喳”字,秦川从心底就感觉厌恶,所以在盐团,现在应该说川字营里,按照秦川的要求,一律要说“是”,而不是“喳”。于光炘、辛得林他们几个这些天跟着久了,也都不知不觉“入乡随俗”了。
日军果然是从羊角岛向北岸转运兵力,随着不断有侦查员回来报告,日军的情况渐渐清晰起来。
日军过江偷袭部队,人员并不多,只有500多人,按照秦川对日军这个时候部队编制的了解,这应该是两个中队加一个大队部的配置。日军并没有在江湾上岸,而是在江湾边的苇荡里涉水上岸,躲在苇荡中,那五艘渔船也被拖进苇丛中。日军的掩蔽地点就在秦川他们埋伏地方前方400多米,甚至都可以听到日军枪械的碰撞声。
好在日军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有派人在附近搜索,否则只要再向后走出几百米,就会和秦川所带的仁字营在苇荡里遭遇。
双方加在一起有一千多人,一方自以为没人知晓自己的存在,而另一方又故意装作不知道对方,就好似两只等候攻击猎物的猛兽,静静地掩藏在苇荡中。双方的不同就在于,其中一方是在等着攻击另一方。
如果用一句成语来描述双方,最恰当的应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当然,日军就是那只螳螂,而仁字营则无疑是那只黄雀。
于光炘和辛得林很机警,两人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顺着城墙根远远地绕到秦川身后才悄悄回来。
凌晨三点整,南岸的三座围堡那里几乎同时响起了枪炮声,枪声初起有些稀疏,只不过一瞬间就变得十分稠密,“噼噼啪啪”的枪声几乎分不出点,而随着“轰轰”的炮声,在清军南岸的三座围堡中顿时闪起团团火光。清军设在北岸的炮台,也就是江右清的炮兵阵地却不见发射炮弹支援南岸围堡抵御日军的攻击。
这情形,直急的洛佩德抓耳挠腮不已。
秦川知道,这是日军在昨天的炮击中,早已测好了三座围堡的方位,虽然在黑暗中无法观测,可只要调好射击诸元,就可以准确命中目标。而江右清这边,则由于看不清日军进攻的队伍,无法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