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与明议和(一)(1/2)
天命十一年,九月初一日,皇太极于盛京城大政殿继汗位,焚香告天,诏以明年为天聪元年。
继位大典之后,皇太极便与金国的十四位贝勒议定君臣之礼,并盟誓昭告天地。仍旧保留“四大贝勒”之职位,并赋予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位大贝勒有训斥子弟的管教之权和辖束之权。余下册封的十一位“子弟贝勒”依次是七阿哥阿巴泰、十阿哥德格类、十二阿哥阿济格、十四阿哥多尔衮、十五阿哥多铎、济尔哈朗、杜度、岳托、硕托、萨哈廉、豪格。如若子弟贝勒有欺君罔上,或是藐视三位大贝勒之举,则将受以严处。
其后,皇太极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又夺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交由豪格,改色为镶黄旗。
先汗遗世,新汗继位,自然免不了许多人使节前来盛京,既是吊唁,又是前来贺礼。
当然这之中亦不乏另怀鬼胎,虚情假意之举。比如袁崇焕。
听闻□□哈赤去世,而皇太极继位新汗的消息后,袁崇焕立刻遣使臣前来盛京吊唁。
明知到此举乃是为了刺探虚实,面对这个杀父仇人派来的使节,皇太极不仅没有气恼,反倒落落大方地接待明朝使臣。并且效仿此举,亦派遣了一位金国的使臣去往宁远,希望与明交好。
冬十月,袁崇焕偕刘应坤、纪用、赵率教等将巡历锦州、大、小凌河,议大兴屯田,渐复原经略高第所弃旧土。
袁崇焕并上书言:“辽左之败坏,虽是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今山海四城既新,当更修松山诸城,班军四万人,缺一不可。”天启帝回书准许。
月初,皇太极令代善和阿敏领军,协同阿济格、岳托、豪格等贝勒,率精兵一万,往攻蒙古喀尔喀扎鲁特部。
这虽不是豪格第一次出征,但却是皇太极钦点下,第一次作为将领出征。所以临行之前,海兰珠特地去了探望了他。
如今豪格封了贝勒,自然也有了自己的府邸。他得知自己能带兵出征后,别提多起劲了,据说晚上觉也睡不着,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恨不得立马就飞去喀尔喀,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
海兰珠知道,他这样兴奋,是因为想要好好表现,让皇太极对他有所褒奖。豪格这孩子,什么心事都写在了脸上,从小皇太极就对他严苛,更是事事都希望他做到尽善尽美,如今自己的阿玛成了汗王,他自然也不能丢脸。
有时就连海兰珠也拿他没办法,人家十七岁的阿哥、贝子,都出落得成熟稳重了,皇太极十七岁的时候,也娶了两门福晋,生了豪格了。再看看他,皇太极将吴尔古代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嫡福晋,成亲到现在他连这福晋的门都没入过。
十七岁的豪格,已经出落的仪表堂堂了,五官眉眼比起皇太极来,倒是更像他额娘多些,棱角分明,俊俏不凡,分明是很讨人喜欢的类型,偏偏在□□这方面,脑子还没开窍。
他是皇太极唯一的儿子,又身为嫡长,虽没有正式册立,但人尽皆知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爷,盛京城不知道多少大户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他攀亲戚,他都无动于衷,就爱捣弄些舞刀弄枪的把式,或是跟索尼、鳌拜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们厮混,活脱一个长不大的青春期少年。
海兰珠这回亲手绣了个平安符,她绣工不怎么样,还是请教过了哲哲以后,才勉强用红绸做了个像模像样的平安符给他。
半个月后,全军大胜而归,不仅如此,豪格还亲手斩杀了扎鲁特部的鄂尔塞图贝勒,立了大功,连皇太极也大为吃惊,设宴褒赏他。此战还生擒巴克贝勒父子及喇什希布、戴青、桑噶尔寨等十四位贝勒,并俘获其子女人民牲畜。
月末,金国的使臣回到盛京复命,并带回了一封袁崇焕亲手所写的议和书信。
自皇太极继位之后,海兰珠能见到他的日子一只手都能数得出来,他常常是一大早就去了大政殿,处理政事,夜深了才能回宫。
迁都近两年了,许多宫殿的建造修缮都进入了尾声,十王亭与大政殿乃是最早完工的。继位之后,皇太极没有移宫北城的汗王殿,一向不主张大兴土木以免劳民伤财的他,也没有再大兴修建皇宫,而是将四贝勒王府在原基础上逐步扩建成为新汗宫。
他的两位福晋,哲哲顺理成章地成了大福晋,而布木布泰则为侧福晋。
这天海兰珠才去看望过了哲哲和布木布泰,返回自己的屋子,就遇上了神色惶惶的范文程。
“我正要去找你。”
范文程穿着一身文臣的朝服,连连道:“出事情了……咱们进屋说。”
这两个月风平浪静,一直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海兰珠寻思,多半是今日早朝上出了什么事,才会令他忙不迭就赶来找她商议。
范文程进屋入座,先是连饮了三杯茶,才说道:“你可知道袁崇焕写信来,要与金国议和的事情?”
她点了点头,此事非同小可,她又随时留意着时局的风吹草动,怎么可能不知道。
“汗王他虽然表面谦和,与明朝使节有言,希望议和休战,可是今日早朝时……有一名汉人生员,名叫岳起鸾,他力主与明议和,奏疏说若不议和,汉民便会逃亡殆尽,若和好,就应速行放还汉人,或归其绅士。汗王听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