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章 醉翁之意不在房(1/2)
这只是第一步,洪涛还有第二步,就是针对那些已经开业的酒吧。目前总共有十多家的样子,规模有大有小。
规模小的可以照方抓药用钱砸,规模大的就不太好办了。因为经营者投资开这么大的酒吧,官面上必然有依仗,光用钱砸耗费会很大。洪涛不想吃太大亏,有钱也不能乱扔。
不过没关系,洪涛打算先把第一步走完,这样就能控制住三海地区的酒吧发展速度。一旦这个区域里的酒吧数量不足,就达不到聚集效应,也就严重影响了这些大规模酒吧的投资回报率。
买卖只要势头一不好,不用自己动手,一些资金不太充裕的酒吧就会有脱手的念头,到时候再找人把这些酒吧一家一家收过来关闭。
剩下这么几家规模大、效益好、扛得住的,应该也就不碍事了,让它们开着吧,没事儿自己还能去光顾光顾呢,也算是对社区的一种文化补充,是有益的。
当然了,他们这几家还能不能经营下去就不关自己的事儿了,假如簋街上只有五家饭馆,还会有那么多人慕名前来排队吗?很难讲啊……
这个计划理论上可行,不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保障,好在这两个问题对于洪涛而言都不是大问题。
螳螂虾和讯通公司这两年的盈利状况非常好,尤其是螳螂虾,它不是虾而是机器,一台印钞机。多了不敢说,每年提供上亿的资金给洪涛用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轻而易举的。这还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账目管理比较严格,需要找各种合理科目销账,否则再翻几倍也拿得出。
人力方面洪涛也不缺,除了费林和唐晶那些黑不黑白不白的兄弟之外,拿得出手的还有小舅舅的建筑公司和郑大发的拆迁公司。
有了这个两个公司当幌子,大部分关于房产买卖的手续就都顺理成章了,对方想怎么玩都能奉陪到底。而且还不怕耗,不管是商户还是住户,还没听说有几个能耗过拆迁公司的。
可是买这么多房子干嘛用呢?总不能拿门脸房也全当成宿舍用吧,尽管从长远算起来都空着也不会亏,但依旧有点太奢侈和太浪费。
“这就是你们今后的新事业!别撇嘴,放高利贷不可能放一辈子,常在河边走总会湿鞋的。如果不想被人弄死或者去监狱里过下半辈子,就把这些房子当孩子一样看待。”
“当代练也没几年好时光了,等你们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还能拖家带口的继续熬夜打游戏?房屋出租则不然,只要房子在一天你就能有一天收入,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都可以。”
对于洪涛的收购计划费林和唐晶没什么意见,可是当洪涛说要成立一个房屋投资公司,把这些房子合理经营起来时,费林和唐晶就有点不太乐意了。他们这几年日子过得正舒心,各自的买卖也都很红火,没理由要改行。
“小涛说的对,房子是个好东西,尤其在京城,不显山不露水就能挣大钱,还特别安稳。他就是不乐意给我投这么多钱,我还是他亲舅舅呢,你们俩别不知足。”
虽然洪涛说得挺有道理,可费林和唐晶依旧不太情愿。这时小舅舅插话了,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教育晚辈该如何经营人生,顺便表示了一下不满。
“听到了吧,咱舅舅说的都是至理名言。我也没说明天就让你们俩金盆洗手,还是那句话,奥运会之前完成转型就不晚。”
“但是从今天起你们俩就得慢慢把重心往房屋投资公司的业务上转移。”小舅舅的不满很正常,当外甥的平白扔出好几亿给别人当资本,放在谁身上都不会满意。但过些天等投资公司的法人执照下来之后,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因为这家房屋租赁公司并不是洪涛一个人的,甚至和他半点关系都没有。也不是费林和唐晶的,公司是股份制,小舅舅、韩燕、郑大发都有股份。另外还有两个陌生人,他们是白女士哥哥一家和杨薇的内地代理人。
洪涛这些天的电话并不是熬粥玩,张家和冯家已经暴露了,轻易没法再往内地钻,但没关系,咱还有后备力量。
有了白、杨两家人的加入,费林和唐晶就不用担心资金的出入问题。他们干别的不灵,来回来去倒腾钱玩是行家里手,对政策的把握方面也更成熟,可以尽可能的弥补费林和唐晶的短板。
其实最关键的不光是为了经营方便,洪涛还留着一个后手。万一哪天有些院落和房产需要变成连锁经营的特色旅馆,白家和杨家就是最好的合资对象,由他们名下的企业出面去向政府办理牌照会比较顺畅。
有一件事儿洪涛和谁也没谈过,甚至连意向都没透露过。这些房产他已经有了初步规划,既不想做为员工宿舍,也不想全弄成商铺出租。
最终它们会慢慢连成一片,然后变成一个社区,由好几个投资公司控制的社区。这些投资公司背后还有一个出坏主意的总策划师,他就是洪涛自己。
在明面上藏起来,但暗中经营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王国,这才是洪涛真正想做的事情。之所以起了这个念头,还是吉达有关社区居民贫富差距的话起了作用。
当时洪涛并不认同吉达的说法,可事后再琢磨起来,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一个社区或者叫居民区里,假如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差不多,或者一个阶层占了绝大多数,相对而言矛盾就会更少、生活也会更安逸。以为大家的追求、想法趋同,不是说都一样,是大方向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