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谁也无法避免(2/3)
熬干耗尽了汉王朝当中最后的一点骨髓。然后袁绍也遭遇到了邺城的叛变,曹操也是有同样遭遇叛乱的经历,刘备亦然,甚至将来的孙碧眼,同样也在这样的圈子里面跳……那么我呢?
现在关中郑氏叛乱,将来又会是谁?
………………………………
夏末秋初的夜晚,若是在屋内无风之处,还是颇为闷热的,但是在雒阳城中,修复不久的杨府当中,杨彪正顶着炎热,在火烛照耀之下,奋笔疾书:
“贤弟见信如晤:
弟之来信已悉。
知弟身处荆棘之地,心向社稷之明,兄心甚慰。
弟身处关中,人心蒙昧,局面艰辛,然得众贤相助,如今始得破局,冯翊之地,已皆知三色之恶,群情汹涌,伐之可期。公业于河东,晓文都以大义,颇有成效,即日便有援至蒲津。今南匈亦知天下大义、大是、大非,虽于蛮夷之地,亦有讨伐逆臣之愿,其勇可沽也。
左右合力,上下齐心,加之三色新败,人心惶惶,便可焚其粮草于仓禀,断其交通于关隘,困其兵卒于并北,便成大事。如此,子悦贤弟战绩甚巨,于天下亦有大功大德,兄愧不如也,当言天子,表贤弟位三槐之列。
今局势虽明,隐患仍存。征西军驻潼关,决断东西;并北阴山,亦有其卒;虽闻征西授首,然不见其尸;加之关中并北诸姓,往日里亦有来往,心思不定;匈奴兵力擅于奔袭,然不利攻城拔寨,如此种种,仍需贤弟斟酌帷幄。而今关中,人或油滑,或粗野,大事难足与谋,弟不妨与公业商议,不可坐之、待之,无论南匈欲为何,须劝其进,与三色之旗堂堂一战,鼎定胜局。
愚兄河洛初定,亦有匡扶社稷之志者相投,即日令豪杰武者,兵发潼关,助贤弟破潼,扫荡关中。
吾辈所行之事,皆为大汉天下之兴盛,众生之安平而为,上顺天意,下全民望,此情可表上天,可昭日月。
盼贤弟早传捷报。
愚兄顿首。
知名不具。”
灯火摇晃,杨彪笔走龙蛇,一会儿就在小小巾帛之上将书信写完,然后细细的吹干了墨汁,才小心翼翼的卷入竹筒当中,再用火漆封好,加了印戳,叫来了亲卫,低声吩咐了几句之后,才背着手看着亲卫消失在夜色当中。
征西将军斐潜,真的死了?
杨彪深深的皱起眉头,背着手,站在堂前,仰首望天。
夜风呜咽着,从堂前穿过,扯得院中的树木欲静而不得。
征西将军斐潜无子,这个事情杨彪是知道的,若是斐潜真的战死在沙场之上,那么整个征西的地盘立刻分崩四裂自然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关中左冯翊的郑氏郑甘,郑子悦欲借这个机会,寻求出路,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
杨彪还记得自己当初在并北平阳的时候,也曾经觉得已经是十拿九稳,可以将斐潜挤兑到关中去,摄取斐潜在平阳的兵力物力财力,但是转眼之间一败涂地,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咬牙忍着回归弘农。
身为武将,谁也无法避免瓦罐不离井上破,终究是有战死沙场的风险,斐潜自然也不可能避免,然而没有真的见到斐潜的尸首,只是些许传言,这难免让杨彪心中存有疑虑。
虽然那些传言都是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所见一般详细。
河洛,四通八达,北面河东河内,南面就是荆襄,东面兖州豫州,西面就是关中长安,如果任何一个方向坐大,河洛必然受到其威胁,虽然汉帝刘协在侧,但是也不代表绝对安全,曹平东这个家伙的举动就是给杨彪敲响了警钟。
河洛要成大业,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
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定天下,能平关中,让西凉窦隗二人俯首称臣,仰仗的便是冀州和豫州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加上并州的骑兵边军,这才拥有了收拢天下的本钱,而现在孤零零的一个司隶之地,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之前潼关兵败,已经耗费了不少家底,再加上雒阳又要翻修,皇室也要供给,又刚刚经历了一场蝗灾……
想起那一场蝗灾,杨彪就有些不寒而栗。
那遮天蔽日的蝗虫,让身处其中的人都从心中升起了末日来临的无力感。
更可恨的是那些朝廷大臣,吃着弘农杨家挤出来才能发放的俸禄,却转过头来口诛笔伐说蝗灾是上苍示警,是大臣无能,是国有奸佞小人……
幸好刘协并没有听这些庸才的妄语,也没有降罪,否则杨彪都已经准备好了以退为进的请罪奏章了。当然,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杨彪只要掐着朝廷俸禄供给,过不了多久,这些唧唧歪歪的大臣肯定又忍不住再次上表,举荐杨彪复任了。
这些左右摇摆,心思浅显的庸才,杨彪其实不是很在意,反而那些从来不说什么,也不表示任何倾向的少数几名大臣,才让杨彪深为忌惮。
就像是杨彪会收到关中郑氏的投诚一样,这些朝中没有表示出任何倾向的大臣,会不会也和某个势力有所关联?
二袁?
征西?
甚至是荆襄?曹平东?
都有可能。
这个,也是谁都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总不能天天关着城门,又或是动不动就全城大搜大检吧?
这出城樵采的人群当中,夹杂着些个别的有心之辈,就算是再小心,也是基本上无法杜绝的。
当下,只能是抢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