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国崛起1644》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大国崛起1644 () >> 第157章收复台湾(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92361/

第157章收复台湾(下)(2/2)

重损伤。轻则炸裂船舱底板令其漏水,然后缓慢沉没,重则直接将底板炸出一个大窟窿,然后在海水的挤压下,将整个船体撕裂。当然,偶尔击中了敌舰弹药库引起殉爆,那整搜战船便会顷刻间灰飞烟灭。蒸汽战船不仅火炮杀伤力强大,而且由于自身速度的原因,正面撞击之下,几乎没有战船能承受得了。一些敌军战船,为了减缓蒸汽战船的速度,主动挡在了蒸汽战船的必经之路上,只要能让蒸汽战船停下来,那么他们就能一拥而上,进行接弦战。可惜想法是好的,但面对加装了特制撞角的蒸汽战船,却不得不接受残酷的事实。真正能迟缓蒸汽战船速度的大型战舰,因为自身速度的原因,根本无法对蒸汽战船实施拦截,而那些勉强能跟上速度的中小型战船,在蒸汽战船的冲撞之下,根本不堪一击。以现如今的造船水平,“海上清道夫”这个称号,蒸汽战船当之无愧。此次海战持续了半天时间,最终福建水师大获全胜,击沉一百多艘三国联军军舰,并夺取了七十多艘联军格式战船,自此三国联军彻底丧失制海权。崇祯二十一年十一月底,季风彻底过去,第二批三万多明军顺利登岛,反攻开始了舰队被打残,三国联军士气跌落至谷底,德籍荷兰士官r叛逃更是令其雪上加霜。郑成功在其提供的情报帮助下,调集三百多门重炮,炮轰热兰遮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发射炮弹25000余发,当晚破城。此时龟缩在热兰遮城内的三国联军残余,仅剩一万五千余人,由于伤残、饥病,大部分人丧失了战斗力。三国联军首脑召开紧急会议,经过一番磋商,决定愿在优惠条件下交出城堡,也就是说,他们决定有条件投降。然而,郑成功需要的不是这个,他需要的是对方无条件投降。十二月初三1649年1月21日,荷兰与西班牙军方代表,双双在投降书上签字,并率军撤出热兰遮城要塞。只剩下倭国,还在要塞之中负隅顽抗。然而这种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第三集团军近五万大军,在得到荷兰人与西班牙人提供的要塞防御图之后,仅用两天时间,便将城内四千多倭国浪人尽数消灭。与此同时,施琅率领的福建水师,也朝澎湖列岛发起最后猛攻,五千被围困了三个月之久的倭国浪人,同样在两万明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土崩瓦解。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25年之久的台湾回归华夏。因为无条件投降的原因,荷兰人这些年在台湾地区掠夺的财物,一分钱都没能带走,而且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赎回这些战俘,花费了极大的代价,可谓是血本无归。相比于荷兰人,西班牙人更惨,因为他们的海军没落,在南洋地区基本没有什么油水,此番大战,可谓是拼尽了老本,战败之后,甚至拿不出钱来赎回战俘。于是西班牙人做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反正不给钱,你爱咋咋地。西班牙人耍无赖,明军也不是好相与的,战俘营可不养闲人,既然不回去,那就一辈子留在台湾,进行劳动改造吧。西班牙人确实是没钱,所以才耍无赖,而这倭国人,那便是真无赖了。他们不仅没在投降书上签字,甚至拒不承认侵略事实,反正人都差不多死光了,而且几个倭国浪人,根本不会让倭国政府引起重视。不过这也难怪,从当初戚继光抗倭,到明朝的援朝战争,基本都与倭国有关,可人家仗着地利优势,根本不惧怕你。每当大明动真格的,倭国就立马认怂,俯首称臣,并遣使过来朝贡,最后一番马屁拍下来,几颗破珍珠,就换回去一大堆金银财宝,面子是给大明了,便宜却被倭国占了。“难怪后世的小日本性格如此扭曲,看来都是这几百年给惯坏的。这是病,得治,等北伐结束,劳资非得好好治治小日本这臭毛病!”看完收复台湾的战报后,李鸿飞喃喃自语道。李鸿飞最想收拾的国家,或许就是这倭国了吧。可惜如今时机还未成熟,而且北伐已经开始,李鸿飞的计划也得抓紧实施了没错,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际,明军的北伐之战,已经开始实施。此番北伐,果然没有李鸿飞什么事,领兵北伐的,是国防部的新人李定国。按理说,国防部中除了李鸿飞,资历最高的,或许就是戚红英了,无论从家世背景,还是以往的战功方面,戚红英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毕竟李定国可没有崇明岛以少胜多的战绩,也没有西征之战,凭借十万大军牵制清军二十五万兵马的战功。然而戚红英却只得到了一个联军副总指挥头衔。难道朱由检准备开始打压戚家军了?其实不然,戚红英虽然作战勇猛,而且战绩辉煌,但她始终是女儿身,指挥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朝中大臣根本不会同意,哪怕现如今指挥官不用冲锋陷阵了。再加上李定国提交的作战计划,远比戚红英的作战计划更好,更详细,所以国防部最终商议结果,便是启用“新人”李定国。对于一个才进国防部,才接触全火器部队的家伙,为何能布置出,连戚红英都比不上的作战计划呢?说到对火器部队的理解,李鸿飞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李定国作为李鸿飞的“学生”想要布置出周密的进攻计划,似乎也不算太难的事情,加上有漕帮的情报支持,拟定出来的计划,自然比戚红英更加完美。与其说是李定国在全权指挥这次北伐,倒不如说是李鸿飞在遥控指挥,虽然无法享受北伐带来的青史留名,但这驱除鞑虏的最后一战,李鸿飞怎么也不想错过。


状态提示: 第157章收复台湾(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