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盛世明王》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盛世明王 () >> 二十六、永乐帝妙思修大典 解大绅巧谏立皇储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93858/

二十六、永乐帝妙思修大典 解大绅巧谏立皇储(2/2)

后世留奇书,乃是功德一件。”解缙赶忙施礼,“臣定当尽心竭力。”

正在此时,徐令仪领着朱瞻基来到了御花园,只听徐令仪说道:“这瞻基一大早就说想他皇爷爷,便要本宫带他找皇爷爷玩耍。”朱瞻基此时已经五岁,他走上前去,先向朱棣、王玉竹施礼,随后便转身向解缙问了句:“解学士好!”解缙受宠若惊,“皇孙可折煞微臣了。恭喜陛下有此圣孙啊。”朱棣大笑着抱过瞻基。王玉竹忙夸赞道:“高炽与若兰本就温润明理,自然教导出好圣孙。”徐令仪听王玉竹如此一说,便趁机问朱棣:“陛下建此功业,分封功臣,恩泽六宫,可唯独不封皇太子之位,高炽嫡出,且为长子,自小明理贤德。陛下是否该考虑早立太子一事?”朱棣沉思了半晌说道:“朕奉天靖难之时,几次性命危矣,都是高煦拼死相救。再说高煦英勇善战,大明若有如此君王,方肯无忧。”徐令仪摇摇头,“陛下,自古以来立储都是立长立嫡,高炽为嫡长子,在陛下龙潜燕王府之时,他便是太祖皇帝钦点的燕王世子,若如今立了高煦,岂不乱了纲常?再说君王以仁德治天下,带兵打仗那是将帅之责。平定匈奴也只是卫青、霍去病之职,何须汉武帝亲自带兵。”朱棣说道:“唐太宗便可带兵打仗。”“唐太宗文韬武略,世间能有几人?我朝有陛下一人媲美唐代太宗足矣。”朱棣听闻徐令仪将自己比作唐太宗,心中甚是欢喜,思索了一下,说道:“皇后莫急,容朕考虑考虑。”王玉竹听了徐令仪的话,也在一边帮衬着:“陛下,妾不懂朝中大事,妾只知道自古以来,立储之事,都是立长立嫡方可服众。再者,高炽宽厚仁爱,若兰贞静贤淑,瞻基聪慧孝顺。高炽、若兰、瞻基各有长处,陛下确该考虑立高炽为太子。”朱棣说道:“你们说的都有理,朕记在心上了。今日难得闲来无事,咱们还是不谈国事为好,你们都先回去。朕与大绅去鱼塘垂钓。马煜,去准备着。”听朱棣如此说,徐令仪、王玉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带着朱瞻基先行告退了。

徐令仪与王玉竹离开了御花园,路上二人闲叙,王玉竹说道:“姐姐,看来陛下还是有意立高煦为太子。”“陛下向来偏爱高煦,靖难之时,高煦又多次救得陛下性命。陛下只是碍于高煦是次子,才迟迟未立高煦。”王玉竹皱了皱眉,“若立了高煦,岂不伤了高炽的心?”徐令仪长叹了一口气,“不只是伤了高炽的心,恐怕会断送了陛下的江山。高煦绝不是治国之才,本宫的儿子,本宫了解得很。高炽仁爱且多谋,他才能担当得起治国大任。不论是为我大明着想,还是为咱们的夫君着想,玉竹,你切要帮着姐姐劝谏陛下,立高炽为太子。”“姐姐放心,玉竹记下了。”

朱棣带着解缙来到鱼塘畔,马煜已将垂钓事宜准备妥当,朱棣、解缙君臣二人便开始垂钓,过了半晌,解缙已钓上来好几条大鱼,而朱棣却一条鱼都未钓上来,朱棣脸上露出了几分尴尬,解缙偷偷看了一眼朱棣,见龙颜不悦,便自口中吟道:“数丈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棣听解缙如此说,放声大笑,“你在朕的鱼塘中钓走了这么多鱼,用这几句诗便将朕糊弄了。”解缙赶忙说道:“陛下,臣所言不虚,陛下应天命而登帝位,乃为真龙天子,与我等凡夫俗子自是不同的。”朱棣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扭头看着解缙,问道:“方才在御花园,皇后提到了立太子一事,朕也甚是为难,你觉得该立谁为太子呢?”解缙不假思索地答道:“立嫡以长。况且皇长子仁孝,若立为太子,必定天下归心,有如此仁厚的储君,实乃我大明之幸。”朱棣听解缙如此说,心中颇为不悦,因为朱棣一直想立朱高煦为皇太子,解缙自然看得出朱棣的心思,解缙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听了“好圣孙”三字,满意地点着头笑了,因为朱棣最是喜爱自己的长孙朱瞻基。朱瞻基自小聪慧,且他降生之时,朱棣又夜梦朱元璋赐其大圭,朱棣一直认为朱瞻基必定不凡,日后定是天平天子。解缙是当代大儒,立嫡以长的规矩在他心中根深蒂固,加之朱高炽仁厚非常,朱高煦泼皮狠辣,在立皇太子这一问题上,解缙是坚决站在朱高炽这一边的。解缙早便敏锐地观察到了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于是用“好圣孙”这三字增加了朱高炽成为储君的筹码。


状态提示: 二十六、永乐帝妙思修大典 解大绅巧谏立皇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