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风云突变(1/2)
刘赫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大殿正中,对刘禅行了君臣之礼,帝师不跪,这是之前没有的规矩,可是刘赫说,以后这就是规矩。 蜀汉这座新建立不久的王朝,还有许多以往闻所未闻的规矩,比如既是丞相又是相父的诸葛亮可以在御前享有一席座位,就让许多老臣心中暗暗揣度,当然,最让他们警觉的并非事必躬亲的丞相大人,而是那个除了打仗狠一点之外几乎可以说一无是处的天机先生,同样享有相父一般的待遇。 一个是相父,一个是帝师,要是从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的角度倒还真算得上工整,但父子与师徒哪一个分量更重,不言而喻。 刘赫突然摄政,不仅惊动了益州官场,更让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如履薄冰,赞拜不名,入朝不趋也就罢了,剑履上殿,显然是在彰显权威。 这三样权臣的最高殊荣里,即便是残暴如董卓,也只占了后两样,曹操则更为谨慎,只占了一个剑履上殿。 而眼前这位没有半点实职在身的天机先生,却丧心病狂的独占三元,狼子野心,似乎已经昭然若揭。 相比坐在龙椅上显得有些拘谨的新皇帝刘禅,倒是从太子伴读摇身一变,直接成为天子近侍的小耗子显得成熟老练的多,他没有给大臣们太多揣度这番变故的机会,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百官们闻声色变,这句让后世之人颇为熟悉的话,在那个年代,却无疑有种霸道到蛮横的意味,这当然也是刘赫的授意。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背后却蕴含着深意,甚至暗藏杀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就会当官的一众老臣们,当即将这八个字在心中翻来覆去掰开揉碎的去品,得出了惊人的一致结论。 结论还是八个字,而且还是这八个字,只是顺序不同罢了。 启奏有事,退朝无事。 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的文武百官,不约而同的修起了闭口禅。 片刻的沉寂之后,心思玲珑的小耗子没有给刘赫添上一份让人口诛笔伐的素材,视线巧妙的避开了刘赫,望向了皇帝陛下,等候示意。 之前还分外忐忑的刘禅如释重负,毫无城府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满心期待的看向了师父,就盼着师父一点头,这场让他浑身不自在更是无聊之极的早朝就算是结束了。 然而刘禅却发现,师父压根没有看他,而是眯缝着眼,冷冷的扫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 刘禅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他觉得师父眼中好像有种从未见过的东西,直到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那是杀机。 在大殿中来回扫视过好几圈之后,刘赫的眼神,最终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子栩先生,你是什么官职?”刘赫的声音不大,却是传遍整座大殿,早听说天机先生武功盖世的文武百官皆是愕然,尤其是几位勉强跨入千回境界门槛的武官,听得更是心惊肉跳。 被称作子栩先生的贺攸,没敢去擦额头上的汗,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应道:“呈先帝隆恩,下官官拜太仆之职。” 寥寥数字,很耐人寻味,本还替这位子栩先生揪着一颗心的众大臣们,顿时表情玩味起来。 先是做出一个卑微的态势,接着抛出一句呈先帝隆恩,摆明了是一种震慑,最后一句下官,又将之前略显张扬的做派恰到好处的收了回来,先抑后扬,有张有弛,没在官场上混个十几二十年,根本看不出其中的精妙所在。 贺攸之所以能让刘赫尊称一声先生,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蜀地八位书法大家之中,他贺攸就占得一席,虽不是头魁,却也位列三甲。 写得一手好字,为他换来了无数的名声,在这个名声比能力更加重要的时代,贺攸扶摇直上,最终做到了太仆的位子,算得上是平步青云。 太仆掌管着宫中的车马牲畜,听上去好像只是个车夫头子,实际上却是位列九卿的大官,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常年在宫中走动,虽说提心吊胆了一些,却是个肥差。 百姓们常说,宫中的御马比人都金贵,这话不假,蜀汉王朝建立不久,宫中御马已达二百匹以上,这还不算皇城侍卫骑的上等战马,加上太仆手下的十几位太仆卿,再算上养马的赶车的,人吃马喂,一个月少说也得用去上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从每匹马嘴里抠出一点草料钱,就是一笔不小的进项,所以贺攸在成都城里的那座宅子,也当真让人好生羡慕。 安然坐在天子身侧的刘赫,眯着眼睛,似笑非笑道:“子栩先生可否为在下解答一下,这太仆之职,到底是做什么的?” 大殿上,瞬间鸦雀无声,这个任谁听上去都知道是明知故问的问题,一下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风口浪尖上的贺攸身上,贺攸仍是那副卑微作态,详细的陈述了一番,将太仆每日要处理的公事一一列出,可谓事无巨细。 到了这个时候,有些刚才还不确定贺攸是否在惺惺作态的年轻官员也终于看清了其中的门道,低下头暗自思量,同时贪婪的吸食着这份靠时间沉淀出来的为官之道。 刘赫笑意不减,耐心的听完了贺攸的讲解,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说道:“看来子栩先生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可在下有一事不明,上个月成都城里出了件事,有个百姓的马让人抢了,听说那匹马后来被送进了宫中,不知子栩先生可否知情?” 贺攸皱着眉头,仔细想了很久,淡定道:“不曾听过。” 刘赫笑容诡异,眼神令人心寒,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