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演义》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大明演义 () >> 第三百一十六章发展方向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94708/

第三百一十六章发展方向(2/3)

风,早早地称“王”称“霸”,就会为自己树立许多敌人,想当年那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结果成了众矢之的!”

不难看出,朱升早就明了了朱元璋有一颗想当皇帝的心,故而用这么一席话来劝告朱元璋。

朱元璋将这九个字反反复复地念叨了几遍之后,突然一拍巴掌道:“好呀,朱先生,你真是一个有大学问有真本领的人啊!你这九个字,恰恰说到我朱元璋的心坎里去了!”

而实际上,在这之前,朱元璋也大体上就是按照朱升这九个字去做的。

他努力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而且始终打着小明王的旗号。

只不过,朱元璋过去那么做,好像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直觉,还不是什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

现在朱升的话让朱元璋深切地认识到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升送给朱元璋的这九个字,对朱元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于是朱元璋就热忱地邀请朱升到应天城去为红巾军做事。

朱升欣然答应下来。这样,朱元璋的帐中就又多了一名智囊。

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就是红巾军的丞相倪文俊死了,是被一个叫陈友谅的人害死的。

断断续续地,朱元璋也大致了解了倪文俊之死的前因后果。

陈友谅原来是湖北玉沙县一个打鱼人的儿子,不仅力大过人,而且还有点文化,曾在玉沙县衙里做一个小吏,因个人野心太大,经常受到上司的指责,于是一气之下,跑去投奔了徐寿辉的红巾军。

由于他打仗不怕死,得到了徐寿辉的赏识,一步步地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跃至红巾军的统兵元帅,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徐寿辉迁都汉阳,以倪文俊为丞相。倪文俊也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徐寿辉名义上虽是皇帝,但朝中大权却基本上掌握在倪文俊的手里,而兵权又掌握在陈友谅的手中,所以徐寿辉差不多就成了一个空架子了。

徐寿辉为人比较老实,不然,他与朱元璋之间恐怕早就发生冲突了。

对大权旁落在倪文俊和陈友谅手中,徐寿辉也不以为意。

然而,倪文俊对此并不满足,他觉得做一个丞相很不过瘾,便想把徐寿辉取而代之,于是就处心积虑地找机会要害死徐寿辉。

不料,徐寿辉预先得知了这一消息,这个老实人再也老实不下去了,暗暗地调一支亲兵进驻汉阳,想先下手为强地除掉倪文俊。

倪文俊见势不妙,只得仓惶地出逃黄州。

陈友谅正好在黄州,觉得独揽红巾军的机会不可失去,便叫手下把倪文俊杀了。

陈友谅杀死倪文俊,徐寿辉当然高兴,于是就更加器重他。

这样,徐寿辉的部下的红巾军就操纵在陈友谅的手中了,只是名义上的皇帝还是徐寿辉而已。

此时的朱元璋还不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他只是觉得徐寿辉等人的内讧,更有利于他向浙东一带发展。

于是,朱元璋就把倪文俊之死一类的事情搁在一边,全心全意地着手准备向浙东进军了。

这里讲的“浙东”,指的是元朝浙东道宣慰司属下的温州、庆元、台州、婺州、处州、衢州和绍兴七个地方。

这七个地方中,绍兴在张士诚的手里,而温州、庆元和台州却是在方国珍的手里。

朱元璋决定,暂不向张士诚和方国珍开战,集中力量先把婺州、处州和衢州拿到手。

绍兴在浙江的北面,温州、庆元和台州是在浙江的东南拐角,而婺州、处州和衢州则呈三角形状态居于浙江的中心地带。

朱元璋决定暂不向张士诚占据的绍兴发动进攻。

他这样的做的原因只是想把认为该抢到的地盘率先抢到手,然后再与张士诚摊牌。

如果攻打绍兴,激怒了张士诚,那肯定会有麻烦,至少,他不能一心一意地在浙江发展了。然而,他为什么又决定暂不向那个方国珍开战呢?

方国珍是在浙江东南沿海造反起家的,他造反的目的,是想捞个大官做做,所以,等他的势力渐成气候之后,他就开始向元廷要官。

由于方国珍的势力控制了东南沿海一带,影响了浙江福建的粮食从海上运往大都,元廷无奈,只得封了他一个“庆元定海尉”的官。

方国珍觉得这官职太小,不满意,便继续招兵买马,攻打附近的城池。元廷派人向他招降,他把元廷派来的人杀死,气焰十分嚣张。后来,浙江元军集中力量向他围攻,他感到害怕了,便表示愿意归顺元廷。

元廷授予他“徽州路治中”这一官职,并同时要求他遣散军队、交出所有战船。而方国珍赖于要胁元廷的最大资本,就是他的水军。故而,方国珍拒绝接受元廷的封官,更加进一步地向元廷发难。

大约是朱元璋集中精力在江苏发展的那个时候,方国珍出动兵马,一鼓作气地攻下了台州、温州和庆元等地。

那时,元朝大军正被刘福通的红巾军搅得精疲力尽,无可奈何之下,元廷便封方国珍为“海道运粮漕运万户”兼“防御海道运粮万户”。

通俗地讲,元廷把东南沿海一带漕运大权和治军大权都交给了方国珍。方国珍感到满足了,连忙宣誓效忠元廷。不久,元廷又升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差不多把江浙一带的行政大权也交到了方国珍的手里。

方国珍更加得意,便按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一十六章发展方向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