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刘伯伦自述(1/2)
我和老给再次被眼前这个矮胖子老头给惊呆了,自从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令我们吃惊的事是此起彼伏,一个接着一个,还真有些脑容不足的迹象。
本以为老给也知道刘伯伦是谁,不然也不会发出一声惊叹,哪知道这货下一句话让我大跌眼镜。
“南宫,刘伯伦谁呀?”
我晕呀!我一脸鄙视的看着老给骂道:“你个二货,不知道你惊讶个屁呀!”
老给咧着大嘴笑道:“嘿嘿...有点耳熟,好像是在哪听说过。”
矮胖子老头儿一听老给竟然说没听过自己的大名,顿时露出了一副鄙视的神色,提了提甩裆说道:“孤陋寡闻!我刘伯伦虽说不才,但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你不会连竹林七贤都不知道吧!”
刘伯伦说的是一脸怒相,就好像谁要是不知道他的名字,就会为天下所不齿一样。
“竹林七贤?没听过!你是在这看树地的吧?”
老给的一句话让我是大跌眼镜,竹林七贤竟然成了护林员,这要是被剩下那六位听见,不被气的诈尸就怪了
史书上有记载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社会地位最低,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史书记载于《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中,《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载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
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
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
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真想不到,眼前这个矮胖子老头就是传说中的酒仙,刘伶刘伯伦,看来史书上记载的东西也并非都是假的,最起码脾气相貌都算是对上号了。
老给显然对什么名不名人的不感兴趣,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是谁跟我有两毛半钱关系”?
老给的世界里除了吃喝就是玩乐,其次还是个财迷。但也不是彻头彻味的好吃懒做,最起码对家族法门的传承之心是忠心不二的。
听完我的介绍,老给显然没怎么感冒,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别说什么竹林七贤,估计他连现任的国家领导人都不一定知道是谁,更何况一个竹林七贤中最不起眼的刘伶。
而刘伯伦这个老家伙就不一样了,美的差点把秃脑袋仰成直角,鼻涕泡都快要冒出来了,一个死了多少年的老古董如今还有人记得,怎么能让他不骄傲。
但我非常好奇,据说他是喝酒喝死的,但传说中讲在死了几年后刨开他棺材时发现,尸体不见了,随之有人传言说刘伯伦已经羽化登仙。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一个醉鬼喝酒喝死了就能成仙?那天上的神仙岂不是已经仙满为患了?早都把玉帝老窝给挤炸了。
于是我试着问刘伯伦:“都说先生酒后羽化登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可否告诉晚辈?”说完还不忘冲着他拱了拱手。
刘伯伦见我不但人长的精神,还给足了他的面子,不像老给,总拿小眼睛瞪自己,不免有些洋洋得意起来:“你这后生倒是谦卑有礼,那我不妨告诉你吧。在下生来放荡不羁,不受礼节约束,整年出游,行无定址,好酒不知喝过多少,从没有醉倒过。俗人说我逢酒毕喝,一喝必多,但谁又懂我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矣。”
“哼!竟挑好听说的吧!”
我忙用脚踢了一下老给,示意他小点声。幸好刘伯伦这个好家伙还在自我陶醉中,没有注意到老给的话。
刘伯伦猛灌了一口酒继续道:“那日我路过伏牛山北麓杜康仙庄,平日里听闻杜康酒味醇厚、香郁浓重,曾作为宫廷御酒专供朝廷饮用,要是不饱饱口福,岂不是终生遗憾!于是,我便一路寻着找了过去,行将半日终于看到一家酒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猛虎一杯山中醉”,下联“蛟龙两盏海底眠”。我心中自是不信,试问我刘伯伦吃遍天下美酒,岂能容他们如此海口?今日我倒要领教领教酒力如何!遂大步走了进去,见有意老翁正笑盈盈的等我,见我来了忙笑嘻嘻的起身迎问我要吃几碗。哼!天下谁人不知我刘伯伦海量,吃酒何时用过碗呢?便叫他筛来几坛先解解渴,可那老翁见我竟要几坛,顿时慌了神色,说所来之客从未喝过三碗便已是酩酊大醉,万不敢筛来几坛,我见老头儿啰嗦,便承诺他出了意外无干,最后还是立下契约才勉强的端来三碗。可哪知这酒是如此的刚烈,只是一碗便有了反应,当第二碗下去,已是晕晕乎乎,头重脚轻,再无勇气喝下去。可方才与老翁已是夸下海口,包喝一坛,如今三碗酒喝不了就成了这般形容,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想到此,又战战索索端起最后一碗,勉强喝了下去,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