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七十二章塞尔柱的皇帝来了(1/2)
赵祯在铁门关不是为了视察防务的,而是在等待,等待塞尔柱的使者前来通报图格鲁克的行程,东西方文明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礼节差异。
塞尔柱人的礼节中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身份越尊贵的人越晚抵达,而在汉家文明中同样如此,这样一来谁晚到便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至于其他的礼节便更多更为繁琐了,于是乎双方之间的便在一开始约定,同时抵达阿母城,这样一来显得都是在对对方表达尊重,俩个帝国的处于同样的地位,无高无低。
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面,不单单是因为大宋与塞尔柱之间即将定下的盟约,更是两大帝国之间的帝王的首次会面。
即便是没有十字军的东征,即便是没有对大宋的利益考量,单单是君王的会面其中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赵祯几乎开创了一个先河,一个在政治外交领域中极少出现的帝王级会面先河!
这次与塞尔柱之间的盟约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对于一个文明来说,沟通其他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越是强大的文明越要与外界产生交流,因为这样你才能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人类是群居动物,孤独只会让人越来越闭塞,文明也同样是如此。
赵祯一直想要了解那些存在于史书中的不世君王,图格鲁克,一个打造出庞大塞尔柱帝国的男人。
塞尔柱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突厥人,那是一个在西北之地根深蒂固无数岁月的古老民族,与汉家王朝的交集可谓是刻骨铭心的深刻。
突厥人败于华夏,在被迫西迁之后建立了诸多文明,使得他们的民族还能够留存下来,塞尔柱的前身是乌古斯叶护国,百年前出现在哈萨克斯坦中西部。
叶护国西接可萨汗国,东接基马克与葛逻禄。
他们有一个所谓首都养吉干,在锡尔河下游,他们的活动范围由塔拉斯,讹答剌至咸海,南至卡拉库姆沙漠。
他们首领叫叶护,王子叫亦纳勒,太傅叫阿德卑,统军的叫苏巴什,叶护世袭但在王子中推选出。
他们曾经与拜占廷一起打败可萨汗国,在大宋立国时开始衰落,而塞尔柱突厥从叶护国中分裂出,其他突厥人开始攻击叶护国。
而他们早期信仰腾格里,后来***教,这也是为何塞尔柱人信仰***教的原因。
其实赵祯对图格鲁克是相当佩服的,塞尔柱能有今天的疆域,和他率军作战分不开。
这位皇帝和自己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时间也是相差不多的,在大宋自己率领大宋崛起的时候,也正是图格鲁克率领塞尔柱突厥崛起的时候。
他先是集中力量击溃了乌古斯叶护沙赫马立克,在短时间内便领有全部的乌古斯部落,之后在木鹿附近丹丹坎战役中,塞尔柱军大败伽色尼王朝的大军,连克几处城邑,并占领呼罗珊全境。
那时候的图格鲁克定都内沙布尔,建立行政机构,自封为“呼罗珊伯克”,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图格鲁克并没有放缓脚步,他清楚的认识到兵锋正盛的时候是扩展版图的最佳契机。
领兵继续西进,并吞米迪亚,进据赖伊、哈马丹。之后的时间里他率领塞尔柱人开始骚扰拜占庭的亚美尼亚边地,并且与兄弟在卡佩特罗战役中击败拜占庭-格鲁吉亚联军,但双方很快议和。
而后来塞尔柱的疆域不断变大,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区伊斯法罕,攻陷这里之后并迁都于此。
这与赵祯率军北伐燕云并迁都有着惊人的类似。
这样的君王岂能不见一见?并且双方之间还有这大量的利益交集,虽然双方之间因为黑汗大打出手过,但也正是应了汉家的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
作为阿巴斯王朝的继承者,图格鲁克终于认识到东方文明的恐怖。
在与大宋交战之后,便再也没有过东进的打算,因为他很可能因为继续东进而失去眼下塞尔柱的稳定和繁荣。
丝绸之路的恢复使得塞尔柱看到了好处,也让图格鲁克尝到了甜头,大量的货物出现在了塞尔柱,这在他看来不单单是在榨取塞尔柱的财富,更多的是给塞尔柱提供丰富的物资,同时也让塞尔柱在四周之路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赵祯与图格鲁克有着丰富的交流,书信往来和使者互通已经“正常化”,双方之间对彼此的了解已经相当透彻。
所以才不会有任何冒失的举动出现,当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交流,汉话成为塞尔柱的第二语言,并且还在进行大量的传播,以及扩散。
这就是强国的表现,大宋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不断的发展,当然在赵祯看来还是不够的,因为却少一种类似于“灯塔”的强度。
大宋的实力对于西方人来说还是停留在一个未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能依靠商贸进行发挥,却不能用更为强大的方式进行震慑。
瞧瞧这时代的人,在他们的信仰中,力量还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要素,只要你的力量足够强大,成为他们眼中的强者,那便可以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甚至于割让土地。
大宋在罗马的“表演”便是用力量震慑住了教皇国,逼的格里高利七世不得不用土地来平息大宋的愤怒。
当然这一点无论是赵祯还是出使的晏殊都没有想到。
原来有了强大实力并且展示出来就能为所欲为,原来汉家文明的缺陷居然是向外展示自己彪悍的力量以及强大的存在。
这一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