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快雪时晴帖(1/2)
少年愕然了!
他看着高余,原本满满的自信,突然间消失了。
已经知道我手中的是米芾真迹,却还是这样自信满满,更提出找人鉴别,莫非……
“你这里,有多少米南宫真迹?”
商贩一怔,旋即苦笑起来。
“小郎君,你道米南宫的真迹,满大街可寻不成?”
他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米芾的真迹,当初他是从米芾故居收来的物品。米芾已过世十三载,其后人早已离开汴梁。之后,一个来自苏州的豪商买下了米芾故居,那豪商因为仰慕米芾的大名,故而就保留了米芾当年的书房,一直没有收整。
直到去年,豪商病故。
豪商之子因为生意上的钱财紧张,于是决定把故居变卖,商贩这才有机会进入其中。
说是有米南宫的真迹,其实大多是一些废纸。
商贩自己也没有想过能找到真迹,所以匆忙把那些字画休整后,便拿来这里做扑。
他说完,便摇摇头推到了旁边,饶有兴趣看着高余手中的卷轴。
难道说那卷轴里,另有乾坤?
其实不止他心中疑惑,便是围观众人,也多是困惑不已。
就在众人感到困惑的时候,人群中走出一人,大约三十多岁年纪,身着便装,看上去颇为朴素。
只是,那一举手一投足间,却有一股子儒雅之气。
非饱学之士,绝难有如此气度。
“在下赵鼎,虽算不得饱学之士,但对字画也有研究,不知可否帮到郎君?”
“原来是赵员外。”
有认识他的人,直接便唤出了他的名号。
“放心吧,赵员外当年可是进士及第,这学识不会差了。”
进士及第?
高余看了那赵鼎一眼,也不犹豫,把手中卷轴递出。
刚才,他也发现了少年找到的那个卷轴。通过光阴蝉的眼睛,少年的那个卷轴也有光晕笼罩。不过与他扑中的这个卷轴相比,其亮度可算得是微弱,并不太醒目。
如果他刚才扑了两百文,倒是可以把那个卷轴也选了。
但是……
做人别太贪心,否则会有灾祸。
所以,他后来并未加注,便是不想招惹麻烦。
虽然不知道手里的卷轴是什么来历,可本能的,他认为这个卷轴,应该更加珍贵。
“快雪时晴帖?”
赵鼎打开卷轴,只扫了一眼,便发出了惊呼。
“什么贴?”
少年仿佛没有听清楚,快走两步道:“赵员外,你刚才说,什么贴?”
“快雪时晴帖……掌灯过来。”
赵鼎回了少年一句,便激动的叫喊道。
那名叫富贵的随从忙举着火把过去,为赵鼎照亮。
“没错,这纸张当是魏晋之时所用,纵一尺,横半尺,四行二十八字。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是王右军!”
听赵鼎说完,围观者中,有人发出惊呼。
这是一个风雅的时代,或许不是人人都能识字,但是那风雅之气,流传于巷陌之中。
便是那酒楼的小二,目不识丁,也会由此风雅。
行走于汴梁勾栏瓦舍之中,若你突然诗兴大发,想要挥毫泼墨,那小二会立刻奉上笔墨纸砚,任你书写。而小二则会在你身边欣赏,虽不认得字,却能看出好坏。
王羲之,王右军,一代书圣,在民间颇有名气。
少年的脸色,顿时变了,气息随之变得沉重起来,看着赵鼎道:“你,你能确定吗?”
赵鼎却没有理他,目光凝聚在那书帖上。
“快雪时晴帖,以圆笔藏锋为主,起笔和收笔,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由横转竖,也多为圆转的笔法,接替匀整安稳,显现气定神闲,不疾不徐之情态,正合此贴特点。
你看着书并茂,右军之高风雅致,果然名不虚传。
还有这书体,于行书中带有楷书笔意。前后两次顿首,皆练笔草书……没错,没错……圆笔藏锋为主,神态自如,从容不迫;起笔收笔,转换提按,似山孕玉,虽不外耀锋芒而精神内涵,骨力中藏!”
说话间,赵鼎长叹一声道:“圆劲古雅,意致悠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
他恋恋不舍从字帖上收回目光,而后看向高余,眼中流露出羡慕之意。
“郎君可愿割爱,便是千金,鼎愿奉上。”
而一旁,少年也顾不得那一百贯了,大声道:“喂,若你愿意割爱,价钱随你开。”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堪称他代表作之一。
高余也有点发懵,因为赵鼎方才所说的那些话,他并不是特别明白。
不过,他听得出,他这幅字帖,绝对是价值千金,比之少年得到的海岱诗,要珍贵百倍。
“员外能确定,这是真迹?”
“当然!”
赵鼎道:“快雪时晴帖贴幅前有‘廷’印,后有‘绍兴’联玺,这里还有半枚‘褚’印。据书谱记载,此贴唐初太宗赐予丞相魏征,后传于褚遂良。本朝初,此贴落入铜山苏舜元兄弟值守,后来米芾从苏激处换来……另外,宫中还有一贴,无‘褚’印,为官家珍藏,准备收入正在编撰的《宣和书谱》,所以我对此非常清楚。”
说着,他便看向了商贩,沉声道:“米南宫生前,对此贴爱不释手。
然则他过世后,曾有人向小米官人求购此贴,可是却不见了踪影。若此贴来自米南宫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