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吾生于大明1600》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吾生于大明1600 () >> 194章 辽东(四)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96641/

194章 辽东(四)(2/3)

这小岛。

他也是有肚量之人,在说现下在人家地盘上,若是为一小儿闹脾气,也太不值当,便也不生气,只笑ii向郑官道:“老夫也做过翰林院检讨,虽是品秩不高,但到底是明朝之臣,怎么见着你家大人,却要行大礼?”

又向刘玉波道:“都督归台不久,却怎地想起到我这蜗居来?”

刘玉波正欲责骂王柱子,因徐光启动问,只得先答道:“换老先生身为国内大儒,又专注西学,清名更是遍传大江南北,刘某虽是居于小岛之上,却也听过先生的你的大名,也是一向心慕不已。难得大贤屈尊来我这蛮荒小岛,却因公务繁忙,不想怠慢了先生,真是罪过罪过。是以从吕宋一回,便欲来拜见,又因前番挤压公务太多而耽搁,拖延至今,尚乞先生莫怪才是。”

说罢大骂那郑官道:“你这小子知道什么!徐老先生的名声谁人不知,天下士子都是仰慕的很,若是让国内士林知道我刘玉波在徐老先生面前如此失礼,我就是砍了你脑袋,也难消我恨。”

俗话说的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玉波以他在台湾如此身份地位,却深自谦仰,又说了一车徐光启的好话,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况且徐光启虽是清高,到也不是全然不知世务,他那里当得天下士子的仰慕。要知道他一直潜心于西学,反倒还被正统的士子误解。

因为他向传教士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他对教士的传教活动也进行了协助,帮他们刊刻宗教书籍,对传教士的活动也有所庇护。他的这些行为,多被朝臣误解,加上与其他官员的一些意见不合,因此他辞去工作,在天津购置土地,种植水稻、花卉、药材等。万历四十一年至他来台前,他都在天津从事农事试验,其余时间则多是往来于京津之间。若不是有这般他还来不到台湾。

见刘玉波如此夸赞他,他也不好在追究下去,便向刘玉波一笑,只道:“都督屈驾枉顾,但是我请也是请不来的贵客。只是蜗居简陋,请您委屈一二。”

当即往内一揖,请刘玉波入内。他这里偏门小院,外表看来破败不堪,内里的小院到是收拾的干净整洁。那满墙的丝瓜藤已是郁郁葱葱,虽未到开花时节,却也生的其是兴旺。其余什么葱、姜、蒜、辣椒等物,在小院南面依次种植,还有那三五只母鸡,在那打头的大公鸡带领下四处寻食。虽没有豪门大户那样的精致花园,看起来到也是生趣盎然。

因见刘玉波四处打量观察,徐光启便向他笑道:“我在此地没有置什么地产,台湾粮食也价廉平常都买来食用,这些家常的菜疏还是种了吃来的方便实惠些。如此凌乱不堪,到教您笑话了。”

刘玉波知道他一直没有在此地置地买产,便是这小院也前期租金也只交付了三个月,若不是台湾西学风气开放,刘玉波又不断引进书籍翻译,让他醉心不已,只怕他早就无意在此留滞了,不过刘玉波却故意问道:“徐老先生难道不欲在台北安家,将来还要迁走么?”

徐光启爽郎一笑,向刘玉波道:“也不瞒都督。我来台只是为了研究西学,待我研究的透了,我还是要回去的。”

迎刘玉波入客厅后,刘玉波笑ii在椅上坐下,笑道:“徐老先生真雅士也,专研于学问,刘某当真是佩服,不知徐老先生有何难处,刘某力所能及,定当办之。”

“不敢不敢,都督您过奖。你治下台湾孤悬海外,物茂民丰,不敢说是三代治世,到底也算是太平盛世景象,加上生活用度之物也是便宜的紧,徐某带到的台湾二百两银子,到现在也还有一百六十余两,有何难处可言。”

刘玉波又道:“徐老先生,若是您在台湾生活无难处,那老先生为何要一意求去呢?不如入北港大学堂,与翻译馆的诸位同仁一起研究西学如何?”

徐光启一听便收起脸上笑容,正容向刘玉波道:“都督治台,虽有些章法,但却是以暴秦严法以准,不得圣人治世之精义,以法制国,必将弊端从生,这暴秦二世而亡便是明镜,望都督以史为鉴三思而后行。在者研究西学一事虽是重要,但我前年已接到京城同仁消息,说是辽东女真猖獗,圣上意欲起复我练兵,老夫身为明臣,自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若无意外今年六月徐某必定要回京城的。”

见刘玉波笑容僵滞,又笑道:“徐某听闻都督乃是山东人士,是当地又名的神童,想来也是读书人出身,故对学问一事甚是有心。江南已有诸多贤人儒士来台,加之大人的扶持投入,想来一定可以倡明学术,教化台湾数十万生民。我与元化闲时谈论,都道大人乃读书人之楷模,令人佩服。”

徐光启话锋一转道:“但是都督你有几项法令在我等看来,却是又违祖宗之道,尤其以您在台湾推行简体字为最,我等所学文字无不是华夏历代先人所留瑰宝,现下弃子实在是可惜。依我来看若是都督仙去百年之后,只怕两岸汉民有了这层隔阂,对华夏先祖的认同只怕会消亡许多,此乃大弊也。”

刘玉波一听他要走,心中便有些不满了,又听他批判自己推行的简体字,更是不满起来。说实话只要认识简体字这天下**成的繁体字也认得了,而且这简体字对于普及百姓教育有大用,台湾百姓超过30识字率便是最好的明证。至于他所说的两岸隔阂,刘玉波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是不会说他要革大明王朝的命的,将简体字推行

状态提示: 194章 辽东(四)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