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抢了(1/2)
样品行的摊位号很小,三个人刚刚能挤进去。
黄新东一大早就跑到崔少平的门面带出来两包切好的杜仲,一包是切丝的,一包是是切片的,现在和他们拉回来的整块的,分三包敞开后放在了摊位上。
刚摆好,就有人操着一口湘南口音过来问价:“老板,这杜仲咋卖的?”
“你要哪一种规格的,是个(就是没切的),丝还是片?”黄新东有经验。
“都是啥价钱?”那人拿起杜仲丝,片,然后和大块的杜仲皮比较:“我看你们的丝和片,用的皮可是没有你们的个好啊!”
“咋卖?”黄新东贴近屈广全。
“额,丝是21,片是20.5,个19。”屈广全决定先按上个星期的行情来报。
“你这个个子很好,卖19是值,就是丝和片有点贵了!”那人摇摇头,“我是药店的,买个子回家还得切,我先转一圈,要是找到好货,就算了,找不到的话,我就再来给你们写条送货。”
黄新东又激动了,“屈广全,咱的货真能卖19啊,要是拿咱们拉的杜仲切片切丝,21和20.5肯定是卖到了!”
屈广全拍拍黄新东,“别激动,好生意多得是!”
正说话,又有人过来看货,屈广全望了望张晓芬,示意张晓芬接洽。
“你,您好。”张晓芬站起来,脸憋得通红。
“你们的货是哪产的?”来人一口京腔。
“哪产的,屈广全?”尽管昨天屈广全已经教了一遍,张晓芬一激动还是忘了。
“额,我们江北省的。你看看皮厚不厚!”屈广全拿起一块杜仲展示给客人看。
“额,不错,什么价?”看样子是相中了。
“这个19一公斤。”张晓芬这次说话明显大方了很多。
“19一公斤,丝和片怎么卖?”京腔又问。
“丝是21,片是20.5。”张晓芬进入角色了。
“有笔和纸吗,我给你们写个条子,送双月宾馆啊,丝要50公斤,片也要50公斤,不过得是和你们的个子一样厚的才行。”
那人接过纸笔,写上自己的姓名,在双月宾馆的房间号。
“李老板,能不能晚些时间送,丝和片刚刚卖完,中午我们就去切。”屈广全接过纸笔,收进包里。
“不急,我准备在桥州住个几天,不过最迟明天上午,不然,我就得买其他人的了。”李老板拍着屈广全的肩膀,“一定要保证质量,质量好的话,下次我还要你的货!”
“谢谢,我敢给您打包票,切好的货,要比这个样品好!”
一眨眼半小时过去了,居然又订出去了100公斤。
屈广全留了200块钱,安排黄新东下了行就去西马园找人切货,然后起身,“我得回学校上学去了,有劳你们俩了。”
从样品行到一中有五里路,屈广全几乎要把自行车蹬散了,多亏这个时间桥州的主干道还不像后世那样堵得结结实实,终于在上课前五分钟,屈广全到了教室。
浑身淌汗的屈广全,忍住同学看过来奇异的目光,忍住班主任赵北亭压抑的怒火,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之中。
为了讨赵老师欢心,屈广全在政治课上,争取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凭着多少年的人生历练,加上自己对后世社会发展的感悟,屈广全的答案精彩绝伦,赵老师满脸的黑线终于烟消云散。
下课屈广全也没有离开座位,见缝插针补昨天拉下的作业,为了不让英语老师生厌,屈广全难得在英语课上写了一次英语作业。
放学的时候,苏凯悦来了,正想和屈广全商量吃什么,屈广全一拍苏凯悦的肩膀:“骑摩托了吧?”
“恩。”苏凯悦一听,这是要出去有事,“走,去哪?”
“去我家!”
摩托车一拐进巷子,就看见小院里面站着好几个人,正和张晓芬说话。
“屈广全,你可回来了,这几个人都是来看货的。”张晓芬迎了上来。
有门啊,屈广全心里一喜。“行里面订出去多少?”
“400多公斤!”张晓芬贴近屈广全:“你可知道咋卖这么好?”
屈广全摇摇头。
“行里面的杜仲比上个星期,一公斤涨了一块!”张晓芬压低声音。
“你咋知道的?”
“你走了没有多长时间,就又定出去了100公斤。我问黄新东是不是药行的生意都这么好,黄新东说不是,他觉得可能是咱们的货好,我感觉可能不只是货好的原因,就让黄新东盯着,我在行里转了一圈。”
屈广全心里窃喜,张晓芬就是张晓芬,绝对是块好料,对市场的敏感度比自己还要强!
“我一连问了5家卖杜仲的,他们的个子不仅没有咱们的好,而且价钱最低的也要20,丝和片也都是22和21.5不等,再一打听,原来这几天价钱涨上去了,黄新东和你上星期问的价钱,其他人都不卖了!”
“张晓芬,你觉得咱们的货现在能卖多少钱一公斤?”
“最少20。所以,回到摊位上以后,我就不让黄新东按照你们原来说的价钱卖了,100公斤以下的,我就要22,就这还是卖了100公斤,另外要多的,我就把咱们的地址给了他们,让他们看货议价!”
“好!张晓芬我真是没看走眼!”屈广全由衷夸了一句。
“啥,你们昨天拉的那个什么杜仲,今天卖了400多公斤!”苏凯悦听了个半懂不懂,“乖乖,你们这生意做得可是真好,真羡慕你啊屈广全!”
“主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