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梦穿康熙换乾坤》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梦穿康熙换乾坤 ()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望道未之见(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14765/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望道未之见(二)(1/2)

“好!我大清万民的福祉,还靠老玛法您在圣母之下多多祈福才好啊!”弘毅大喜过望!

穿越以来,弘毅总是靠着一点后世的知识来“惊吓”汤若望,并以此来达到拉拢老神甫的目的。但对于中国人,弘毅就不敢如此肆意而为了。为何?国人不同于西人,你整天介拿一些“未卜先知”的本事来吓唬自己的国人,一开始会有奇效,但后来时间一久,难免被“神化”,或者难逃被“妖魔化”的宿命。在一个没有同一信仰的国度里,你既然可以成为“神”,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你可以语出惊人并取得奇效,就不能避免别人群起而效仿,到那时,泥沙俱下,遭罪倒霉的还是自己!

而作为教徒的汤若望等人,除了信仰天主之外,更多时候是建立在经验科学基础之上的客观分析。也就是说,你可以把自己打造成圣徒、甚至是天主使者,也不必担心他们会群起而模仿。但你的奇异之处必须要落到现实,要经得起“科学态度”严谨的分析,特别是对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老头汤若望!对于这一点的把握,弘毅从一开始的“语言天才”,一步步过渡到历史、医学、哲学、政治学……努力争取每一句“惊吓”的背后,都是一个大大的道理,并且让传教士们深信不疑!

直到今天,汤若望不再仅仅是因为小玄烨是他早就认定的“天主使者”而宣誓效忠,而是折服于他的深思远谋!于是,“惊吓战术”得以告一段落。

“如今朝堂之上,我皇阿玛有心顺应天时,也想给诸位有识之士一个施展抱负的天地,可是总是有人会固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宁可抱残守缺,也不愿与时俱进!”

弘毅若有所思,想着如何进行下去,无意间又整出一句“现代汉语”。全是自己在机关工作的职业病啊,都成了口头禅了!好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确生命力非凡,不仅可以用上几千年,就是放在三百多年之前的顺治朝,一样能够立刻引起大伙的共鸣!

“与时俱进!贝勒爷说得好啊!大清入关鼎革前明弊政,此乃与时俱进!汤大人鼎力相助开生等人,顺应您的天主所愿,也是与时俱进!朝堂之上,若是人人摒弃满汉、华夷之分,齐心协力开万民福祉于当今皇朝。更是与时俱进!”季开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打心眼里赞同这个第一次听说的新词儿!

“嗯。与时俱进,老臣深为叹服啊!所谓时,不外乎天主之期盼,希望他的教民都能够识得圣教的主旨。”汤若望也是跟着附和。充满前所未有的期待,看着小玄烨。

哦?考我吗?你们所谓“圣教的主旨”要我来说一番吗?好吧,作为涉猎极广的21世纪的公务员,有些基本常识我还是要掌握的!弘毅微微点头,算作对汤若望的回应,接着他的话题说了下去:

“嗯,若要说天下万民的与时俱进,玄烨以为无外乎以下几点——”回应归回应,弘毅没有义务也成为一个小小的教士。去传播你们天主教的宗旨,但是推而广之,有些道理却是可以吸收借鉴的。

“如若做到出世而入世、知足而感恩、分享与担当、顺服而自由、短暂而永恒,勤勉学习、不畏挫折、包容乐观、自律自强,充满平常之心、奉献之心与感恩之心。岂不是天下大同了吗?”弘毅笑着说道。

“啊!圣母一定会保佑您的,我的小爷。你的智慧和仁慈必将给大清带来无尽的繁华和昌盛!若望作为天主圣母和您的忠诚奴仆,必然将一切奉献给您和您的事业!”

或许,这是自从罗马学院毕业之后,汤若望第一次闻听如此简洁而生动的所谓“教徒九大操练”[1]的中国版本!无论是不是十分准确,至少说明,玄烨对圣教是了解并且信奉的!汤若望如是以为。

“我们一同祈愿中华大地得以国泰民安、万世隆昌吧!”弘毅一边说着,一边等待跪在地上不停划着十字的汤若望祷告完毕,这才亲手扶起老迈的教士,让他重新落座。

“天中兄,你适才说的有道理,的确需要未雨绸缪啊。不过你我都要明了,如今的形势还不到雷霆万钧之时,只能润物细无声。好在时间还是有的,我皇阿玛……”

弘毅本来是要说“我皇阿玛也正值壮年”,突然脑子里瞬间闪现出一万多不清宫戏里,身为皇子的主角配角说同样的话的时候,不是阴谋篡位,就是惨遭陷害,反正光明正大说这个话的人,背后都是乌七八糟的东西,所以赶紧收了嘴,略作思考之后,才继续说道:

“我皇阿玛圣明果敢,对此一定是心知肚明。我等只要顺水推舟好了,充其量也就是推波助澜而已。”

“贝勒爷说的极是。只是汉臣现如今一个个都是谨小慎微的,全都仰仗着各部满洲主事的鼻息而已,实在是明哲保身罢了。”季开生有些无奈的说道。

此言一出,弘毅和汤若望都清醒知道了一件事——昨夜御前会议,尽管皇帝福临再三暗示明示要注意“保密”,但就连汉臣在会议上的这些个唯唯诺诺的行止都传到季开生耳朵里了,又有什么秘密可保?

汤若望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在他看来,无论大明还是大清,中国之人就是这么愿意千方百计打探那些自己该知道或者不该知道的事情,而且越是自己不该知道的,越是愿意打听个清楚明白。无论管不管自己的事,但凡是比别人多一点、早一点知道一点事情,都会沾沾自喜。更为奇怪的是,越是不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望道未之见(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