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国名贤安阳王(前316—前208年)(4/5)
侧面间接说明了古氐夷人、古氐羌人是本地真正主人。秦灭蜀国迁万户人蜀以后,禁止了当地土著居民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但迄今为止人们还可找到一些和当今彝语文一样的词汇和文字。‘鸡公山、鸡公车,姑娘红裙穿,红桃子吃,包打开‘,这些词和彝语…样名词在前动词在后,它是秦灭蜀国后不准当地土著居民使用自己的母语,只能用中原汉语文的环境条件下,用原来自己使用的母语进行思维,用汉语文表达时遗留下来的痕迹。此外,在四川盆地四周的山间、河谷中有不少带‘青‘、‘金‘、‘邛‘、‘资‘、‘宜宾‘字的地名。这些地名有值得深究的内容。用彝文经典上的论点来说,这‘青‘字有青色、黑色本义,青城山就是一座长满绿色树木、青草,远远望去是一座美丽的黑色雄山。‘青羊‘是来自青城山、岷山一位年轻的‘神人‘,他变成一只黑色绵羊来到成都平原,又变成具有多种神力的青羊永恒地坐在成都青羊宫,主管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这就告诉人们道教不是庄子、孟子、张天师所独立创造,而是人类社会的习俗、图腾崇拜,古代哲学长期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就是三星堆文化的外衣。在成都郊区以‘金‘字是为地名的也不少。这个字与古代成都平原的形成,岷江、大渡河、沱江、马牧河、鸭子河的流动和改道有直接关系。‘资‘字有‘沼泽地‘之义,资中、资阳在古彝文里叫‘日资阿莫‘‘日资觉莫‘,是古代成都平原的形成后与沼泽地有关的名词。‘耶、宜‘这两个字是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地域,古氐夷、古氐羌部落王国名称有关的字。‘邛‘有邛都,邛崃的地名,是与蜀国国王的老祖宗‘石尔俄特一,俄特俄勒二、俄勒耶布三‘,有直接联系的词:‘宜‘字和‘宾‘组合成‘宜宾‘之词是古彝语音译词。‘宜‘和‘夷‘都同个音,是指古氐夷人,‘宾‘字是念书或者读书的‘读‘字之意,是彝族请毕摩(祭司)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场所的地名。
广汉三星堆左右有两条河,一条叫马牧河,‘马牧‘这个词看来是古彝语的音译词,‘马‘有‘竹‘之意,‘牧‘有‘编织竹器‘之意。这说明远古时期马牧河两岸竹林茂盛。‘鸭子河‘看来是后人取的名词,原来叫‘洛水‘,‘洛‘是古彝语音译过来的词,是指‘青色、黑色‘的一条江河。迹象表明了马牧河、鸭子河两岸和三星堆周围曾经是土著居民使用竹杆、竹皮制造各种家具,修建房屋的地方。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之中有古今彝族所崇拜的虎、狮、仙鱼、仙鸟和俄勒邛布以前的祭祀坑中使用的金杖、银杖,还有部分字符与犍为县五联乡出土王印上的字都是彝文字。其他那些图画有的是毕摩画在祭祀大会上使用的图腾崇拜动物或植物。
科学技术
古蜀国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王国。青铜时代的三星堆遗址,各种青铜祭祀物件的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在三星堆考古挖掘中,最大的发现之一便是青铜人像群。远古时期青铜造像的铸造及发现,在世界上也属稀有。古希腊的青铜像几乎荡然无存,美索不达米亚考古中也仅发现多是作为装饰品或饰件的小型铜人,并不形成独立的青铜文化体系。而中原地区文化传统是以尊、鼎、鬲、壶、爵、角、觯等青铜礼器为主,并无制作独立人像乃至大型神巫雕像的传统。文献所记秦始皇集天下之兵,命工匠铸十二金人,不但未得到考古证实,且时代已远远晚于三星堆时期。
7史籍记载
据《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於湔。
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後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禅位於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後,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王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蜀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豔,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