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篇之伯嚭(前506—前478年在任)(6/6)
程,节奏就快得多了: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率师伐吴。夫差见越国再次大兵压境,更加恐惧。此时伯嚭托称有病不出。越王勾践迫使夫差自杀后,进入姑苏城,上据吴王旧宫,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以前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践拜贺。勾践却下令诛杀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也”。
前473年,越王勾践再次率师伐吴。夫差自杀后,越王勾践进入姑苏城,上据吴王旧宫,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以前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践拜贺。勾践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诛杀之。但是,根据《左传》,伯嚭非但没有被越王句践杀死,而且还做了越国的太宰。前471年,鲁国季孙肥曾贿赂伯嚭。
孔子弟子子贡评论他是:“太宰否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在今天的中国江浙一带,多有用“伯嚭”来形容某一类人(多为贬义)。如作为春秋时期吴国核心区域的苏州、无锡地区便有将恶人、奸佞之徒称呼为“伯嚭”的説法。在宁波话中“伯嚭”指花言巧语、夸夸其谈、好说假话骗取私利的人。金华话中“伯嚭”指善吹牛、爱说空话的人
2吴王醒悟
公元前478年,吴越之战夫差便另派使者作罪臣状去见越王,乞求和议。勾践心中不忍,准备答应和议,范蠡立刻反对道:“大王隐忍二十年,为什么就要功成时又要放弃呢?”于是越王勾践拒绝了吴使的求和,令越兵加紧攻城,不久就破城而人。夫差困于阳山,越王勾践准备将夫差贬到甬东(越东都,甬江东也),“予百家居之”,夫差自叹:“孤老矣,不能事君王。吾悔不用伍子胥之言,自令陷此。”于是自刎而死。临死之际,还令手下将其双眼用三寸帛遮住,说:“我无面目以见伍子胥也!”
3太宰嚭如何受到贿赂
吴国的太宰嚭十分贪婪,用重财**他,暗中去吴通融他。越王勾践便让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种引见给吴王。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我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万一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五千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贴贴地当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将对我国有利。”吴王又要答应种。子胥又进谏说:“今天不灭亡越国,必定后悔莫及。句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种是贤能的大臣,如果勾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作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於难分之中,而无取舍之恨者,使臧否区分,抑扬咸允,武丁、姬文不独治,而傅说、吕尚不永弃,高莽、宰嚭不得成其恶,弘恭、石显无所容其伪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