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中华古代名人录 () >> 儒家孟门之告子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66436/

儒家孟门之告子(6/7)

则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为人性本质,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道德规范为人性内涵,以性善论高扬人性的道德意义。在义之于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方面,亦即义的成因方面,告子力主“义外”,宣称仁由己而发,义因彼而生;仁为我固有,义非我预有,“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并举例论证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孟子·告子上》)。这是说,属于仁的“爱”发自于我,属于义的“长”(尊敬)产生于对方年长。而孟子认定“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即道德根植于心灵,而强调道德的内在性、先天性,持守“义内”说。在“不动心”的精神境界方面,告子的“不动心”指“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肯定后者,批判前者。由“动心”走向“不动心”的过程,就是培养勇气的人生炼养过程,即孟子所宣扬的养“浩然之气”的过程。由于孟子主张义内在于人,便以为浩然之气“配义与道”,乃“集义所生”(《孟子·公孙丑上》),并据此指斥告子的“义外”说未明义之本质与由来。如果告子是孟子门徒,其思想内容应与孟子相同,或有所同,或者,至少有孟学影响的痕迹,绝对不会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般模样。此外,从争论的情形来看,孟子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批驳对方,并未击倒对方,其在义内、义外的争辨中尚处于劣势。比较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告子与孟子无师生关系,二者的论争是两种思想观点、两个哲学家的对等的交锋。与墨子否认告子与《墨子》中的告子为一人者均未触及告、墨关系。原因是,告子与孟子同时,与墨子不相及。这样,墨子是否为告子师即不成为问题。而肯定两个告子是一人者,大多认为告、墨有师生之缘。历史上,赵岐最早谓告子兼治儒墨之道,指出告子有习墨的经历,但其告子“尝学于孟子”之语隐含有否定告子师从墨子的可能性。翟灏引《管子·戒》“仁从中出,义由外作”,《墨子·经下》“仁义之为内外也”,《墨子·经说下》“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举爱与所利也”,《墨子·公孟》“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告子曰:言义而行甚恶。请弃之’。墨子曰:‘不可。……告子言谈甚辩,言仁义而不吾毁”,未作任何分析,论证告子“远本管子,而近受自墨子”,乃墨子弟子。翟氏的论据经不起推敲。其一,《管子·戒》系后人追记管仲对齐桓公的劝戒,其“仁从中出,义由外作”,很可能为稷下学者所加。再说,《管子》是稷下学者的作品集,《戒》篇所记管仲话语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在先秦思想史上,拔高仁的位置,论述仁的内涵与价值应始于孔子。其二,翟氏所引《墨子》史料有断章取义之嫌。实际上,墨子及其后学是反对仁内义外的。《经下》原文为:“仁义之为内外也,非”,《经说下》原文为:“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其为‘仁内也,义外也’,举爱与所利也,是狂举也。”这是说,仁义(爱利)是内在的,无内外之分;仁义的对象(所爱所利)是外在的,亦无内外之分。“义外”是混淆了义(利)与义的对象(所利)这两个概念,错把义的对象当作义。事实上,告子“义外”指义产生于外在对象,墨家后学先设定“义内”,再把告子的“义外”解释为义的对象是“外”,未得告子意,显是误解。其三,《墨子"公孟》中的文字是否能够证明墨子与《墨子》中的告子是师生关系,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即便这二人是师生关系也不能证明墨子与《孟子》中的告子是师生。前文已述,两个告子各为一人。孙世扬、李应南皆谓告子为墨子弟子。孙氏云告子“尝学于墨子,赵氏谓其兼治儒墨之道,信矣”;李氏云告子“兼治儒墨之道,尝学于墨子”。但孙、李二人均引《墨子·公孟》的相关史料作证,与翟灏陷入相同的误区,即以两个告子为一人,以《墨子》的有关文字证明墨子与《孟子》中的告子的关系。我们以为,从《孟子》的记载来看,看不出墨子与告子有丝毫联系,更看不出二人有所谓师生关系;比较告、墨学说,甚至难以发现告子曾经有习墨的痕迹。大体上,告子未受墨家影响。第一,如前文所述,告子提倡仁内义外,墨家反对仁义的内外分别。并且,告子仁义并称,而墨家“贵义”。墨子曾云:“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义是“天下之良宝”(《墨子·耕柱》),把“义”的价值推向极至。第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不动心”等理论,墨家不但没有,而且基本上未对心、性作哲学阐释,将之剔出哲思的范围;墨家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主张,告子同样未有涉及,而且未将天命鬼神、社会政治等纳入自己的哲学视野。此外,告子曾以“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论证性无善无不善,含有性的发显有善恶两种可能性。这与《墨子·所染》篇旨类似,论证手法一致。或许有人会据此说明告子受墨子影响。可是,据
状态提示: 儒家孟门之告子
第6页完,继续看下一页